部署方案:
“此次负责伏击日军援兵的是咱们特别组建的伏击连,全连人数在一百五十人左右,一共分成四支作战分队,分别是两支侧击分队,一支堵击分队,一支尾击分队。”
“其中两支侧击分队占全连六成兵力,也就是九十人左右,伏击分队与尾击分队则分别占两成兵力,三十人左右。”
“具体的部署按照先前大家讨论的模式,两支侧击分队分别部署在伏击山道的两侧,堵击分队与尾击分队分别负责山道的首部与尾部。”
“四支作战分队部署的位置分别对应这四个点。”
丁伟说着在沙盘上插了四面小纸旗。
四个点连成线的话,大体形成一个四边形。
“这样整个伏击圈就像是一个大口袋,可以把整个鬼子中队都给装进去。”
“机枪的位置点和三营长方才所说的一样,迫击炮部署在能够打击、控制伏击圈死角的隐蔽地带。”
“战斗一旦打响,迫击炮直接轰击日军长队的中部,使日军首尾不能相顾。”
“两支侧击分队的火力点部署在伏击圈的路段两侧,形成直射、侧射、斜射的火力网。”
“另外,伏击的区划分为前沿伏击区与侧后方的待伏区,伏击主力进入阵地之后迅速熟悉过前沿工事的地形情况,然后撤离到侧后方的待伏区等待命令。”
“前沿伏击区只留少量的观察哨,警戒部队提前扩散出去,控制整片伏击地区,确保没有零散的鬼子侦察兵靠拢。”
“放过鬼子的先头侦察兵,耐心潜伏,等待日军主力进入伏击圈,侧后方的主力伏击部队务必保证全员隐蔽,向前沿伏击区转移。”
“战斗一旦爆发,日军行军队伍之中若有车辆,率先集中火力打掉车辆,以阻塞鬼子的进退道路。”
“迫击炮与手榴弹进攻结束之后,侧击分队率先向日军发起冲击,分多路横向插入敌军队形,分割包围敌军,抵近射击,用手榴弹、机枪、步枪、手枪,迅速消灭日军。”
“两侧机枪火力压制敌军,掩护进攻。”
“堵击分队协同作战,依托有利地形堵住敌军,并逐步向前推进,压缩日军的活动空间。
尾击分队迅速抢领要点,断掉敌军退路,视情况同时向前突进,配合侧击分队全歼敌军……”
丁伟说的相当细致,紧接着,甚至将作战任务安排到伏击连的每一位干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