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刚修改完,这章凑数的。没休息好,码字速度大幅下降,大家春节这几天就不要看了吧,节后再看也行。实在抱歉。)
郑度的智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这个时代,筹划士的正规思路。从先秦到如今,两军作战最常规的就是对垒,交战,决出胜负。
或许春秋战国时期,还会讲究礼仪,会两国比拼阵前士气,通过车驾、斗将等方式来提升各自的士气。可随着战国后期,各国间的利益矛盾越来越尖锐。
资源争夺越来越激烈,战争的模式也开始,由堂堂之师演变成胜者为王。以战果来决定战争的输赢,通过最后的伤亡比较,来确定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或许春秋时期,国君霸主们在以多欺少、乘人之危等方面都会选择退避,但等到宋襄公一战大败后,仁义的宋国一蹶不振后。国家以及国君可能已经不再代表的是正义,他们唯一执着的只有通过战争掠夺的利益。
从那以后,战争也渐渐演变成掠夺资源的方式。
秦商鞅用法令、爵位,激烈秦兵奋勇杀敌,秦军才得以兵出函谷关。正是这样的军功制度,才让秦国在兵出山东,统一天下的进程中,走在了别人的前面。
秦末更是割据混战不断,没有固定国体的军阀间的争斗,则越来越没有规矩可言。唯一遵循的就是胜者才配拥有一切这个准则。
所以,在这样的氛围下,用兵者采用奇谋的越来越多,将战争看成了一场博弈,搏赢了就一本万利,从次成功崛起。搏输了,就功亏一篑,沦落流民四处逃窜。
而真正以正谋,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人确实是越来越少了。终究,以思虑周全的谋划去作战,既伤神,又费力。最后可能还会在中途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根本得不偿失。
因此,想郑度这样的人越来越少。而也正因为越来越少,这样用兵以正的人,通常都是被人所敬重的。像这个时代的荀文若、诸葛孔明,都算是一丝不苟的正师。
而在郑度说完自己用此谋划的出发意图及形成方式后,周边的众人也都沉默了。包括法正在内,都沉默了许久,没有再提出什么其他异议。
毕竟,这种已经将很久之后的事情都构思了完整的人。根本就不需要他们再来补充其他。
于是,接下来,法正也笑着告知刘范,“只需静候城内佳音就可以,主公这番布置,想必很快就能引起城内的动荡。”
而就在营帐内众人说笑着城内叛乱时,垫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