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议不出头绪来?
但这事的关键不在议,关节是在这事没人扛,怎么说?
张温可能在军事上还差些,但如朱儁等,哪个不打了老仗。他们之前本就在泰山军手里吃了大亏,现在不少汉兵听到要打泰山军都胆寒,现在还要分编制,整的帅不知将,这如何能开上战场?
但他们又为何不说呢?之前曹操说了,被以咆哮罪撵出去抽鞭子了。张温难道就想分吗?但不分能如何呢?君没见豫州刺史王允的下场。
原来,就在谒者到长社送来诏书的同时,豫州刺史王允也被槛车送京了。理由就是此人有意迁延。本来刘宏给王允下令,让他在汝南打完,就即刻北上援荥阳。但当时王允以汝南为钱粮重地,需要兵力镇抚,而且如果兵力抽调走,又会让打散的汝南黄巾死灰复燃,所以就请命留抚汝南。
本来刘宏不说什么的,但等荥阳一丢,刘宏立马就拿办王允,以其拥重兵为自卫之谋,甘心失机,大负委任,即刻拿
办送京。
说白了,荥阳不丢,刘宏还能自若一点,对下面的异见还有容忍的底气。但荥阳大败,泰山贼兵临关外,刘宏慌了,他最担心就是汉室权威大丧,下面大吏开始阳奉阴违了,所以王允就成了鸡,杀一下给各帅臣看一下。
刘宏的手段效果很显著,这会满帐文武就没一个敢承认刘宏的旨意是乱命的,就这么枯坐着,不想多说。
最后,张温望着这满帐文武,见他们一个个都装着,没一个能扛事的,大失所望。
这会牺牲一下自己,给国家上个表,让国家重新考虑命令不就行了?但愣是没一个人主动站起来。
罢了,罢了,他们都不说,我来!
于是,张温面众人,一字一顿道:
国家明见万里,我等自当听从。就这样吧,两日内各部归列,之后便北上与泰山贼决战!
本以为你张温是扛事的,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