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贼是越剿越多了,关东将们也是越来越肥了。
将领们将军费贪墨了,下面的士卒又如何能有战心战意。
还有一个关键的,那就是这些关东兵是外兵,纪律好坏全靠将领约束和补给充分不充分。但现在上面贪成这样,那这些外兵只能自己抢了。
就这样,上下皆无战心,又不能获得地方豪势的支持,这战能打赢?
所以,关东将帅先后五败。
邓骘败于冀西,任尚败于平襄,司马钧败于丁奚城,马贤败于射姑山,赵冲败于鹯阴河。
到这个阶段,连国家也知道,关东人不能用了。不然这么下去,关东诸郡也会因为筹措军费而发生变乱的。
到这里,汉室只能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那就是决定启用关西本土将,本土兵。
为了守卫乡梓,这些人必然爆发出十二分战心来。
于是到了桓帝时期,汉室开始一改以往传统,不再将关西兵闲置,而成了平羌的绝对主力。
关西兵比关东兵强的一点就是在战术上。关西多骑,所以配备有大量骑兵队伍,正适合机动平叛。
其中以护羌校尉的两只骑军,分别为湟中义从兵和湟中义从羌胡,合万骑左右,成了平叛的绝对主力。
也正是这时候,关西将也从这个过程中涌现出来。因为关西兵只能被关西将指挥,那关西将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
在众多关西将领中,有三人最为出色。
分别是皇甫规,张奂,段颎。其中前两人都算是剿抚并用的,只有段颎是屠羌派的。
但无论三人如何解决,他们都获得了关西兵的爱戴。和关东将领那种不恤军事、贪腐成风相比。他们勇猛善战,通晓兵略,身先士卒、爱护士兵。
即便是以暴脾气著称的董卓,在随张奂立功后,朝廷奖励了他九千匹布绢,他悉数分与吏兵,无所留。
关东将和关西将这前后一比,可谓云泥之分。
靠着恩义、守护乡梓、关西将带着家乡子弟终于平定了羌人,稳定了西州的边事。本以为一切都回到起点,关东世豪们正打算再次去西州为官捞钱的时候。
他们发现一切都变了。
关西世家们在长时间的平叛中,已经掌握了巨大的武力,有了自己的利益集团,关东人再难在西州为所欲为了。
于是,掌握朝廷的关东士族先后将凉州三明,以各种原因调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