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百姓最后的结果,就是落草为寇,成为山魈,呼啸于山林之间。
那不折色,征缴实物呢?
最底层的农桑户,并不是直接就将荒银交给粮长,而是将粮食交给粮长。
粮长再将粮食出售获得荒银,最后把荒银交给银匠煎销,获得的金花银最后再解京。
也就是说,对于底层的农民、民户而言,实际上,他们仍然上交的是粮食,他们并不直接与市场联系。
一鞭法和折色的本质上,尤其对于县州及以下的征收过程中,依旧是实物财政。
朝廷征缴实物的后果就是张居正改革之前的乱象,那场面,更加糜烂不堪。
一鞭法的本质是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这种源动力,并非自下而上。作为过来人的朱由检,太明白,自下而上的重要性,毕竟逼迫朱由检自挂歪脖树的乃是自下而上的力量。
折银,百姓亡则明亡,不折银,大明亡。
这就是摆在朱由检面前的问题,也是摆在自嘉靖初年,开始在杭州试点折色的之后,历任皇帝所遭遇的困境。
朱由检合上了奏疏,他盯着徐光启的眼睛,目光炯炯的问道:“徐老师父,对于一鞭法折银之政,徐老师父有什么想说的吗?”
徐光启抚摸着羊毛胡须,看着新皇帝的咄咄逼人,又觉得似曾相识,他摇头说道:“万岁,路是一步一步走的,万岁眼下还是着眼京师诸事为好,地方投献畏之如虎,此时此刻,万岁对四九城之外之事,还是力有未逮。”
“眼下西山之事,万岁已经力不从心了。”
朱由检面色不变,依旧抿着茶水,而另外一只,放在案牍之下的手,用力的攥着,指甲已经攥出了深深的痕迹。
他们清楚的知道!皇帝就是一只纸老虎!
他们清楚的看到!皇帝的力量微乎其微!
朱由检的脑海里不断的回荡着这两句话,明公们清楚的知道他就是个银枪蜡头,他的政令甚至离开了乾清宫,就有被打折的可能,这就是大明的权力场。
明公们清楚的知道!
这对一直以来,励精图治的朱由检而言,让他内心惊恐到了极致。
不过朱由检很快的就想到了之前,张居正那句话:有隙则明示之,令其谗不得入。
徐光启在假装不经意间,说出的刺耳的事实进行试探,徐光启拒不接受首辅之位的理由,也是如此。皇帝压根保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