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贞其实应该做一名医生,这样悬壶济世,也比如此下场好太多,也不知道王化贞走的时候,是否后悔在万历十三年的那一年,登科及第。
王化贞自己写的医书普门医品一共四十八卷,每一卷都是用心力作,和本草纲目一样,分门别类的将病症分为中风、破伤风、伤寒、瘟疫等一百五十余类,每一类的病症特点,应当如何用药都写得清清楚楚,每有恶疾,都有对应的方剂。
而王化贞的普门医品中,第一次将瘟疫单独列出来,并且提出了种种瘟疫相关的猜想,而大明太医吴又可,对普门医品有着极其深入的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写出了瘟疫论,开中国之传染病之先河。
吴又可的瘟疫论是基于自己一生行医累计的丰厚经验和体会,而作成传染病学专家,吴又可同样对普门医品也有极其深入的研究。
王化贞就这样被斩首示众。
朱由检看着圆滚滚的脑袋,滚落下了行刑台,刽子手正在小心的将尸首归置妥帖,朱由检对着王承恩说道:“准其家人为其收殓。”
“谢万岁隆恩。”王承恩替死去的王化贞谢了恩,匆匆的走下了午门,向着等在行刑台侧的王化贞的家人而去。
朝臣们听到王化贞可以收殓的时候,都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对坐在御座上的大明皇帝,眼神里带着一丝奇怪的审视。
这个薄凉寡恩的大明皇帝,在某些事上,却又不是那么薄凉。
朱由检站起身来,离开了午门,也不上轿撵,一步一步的走向了乾清宫。
王化贞出身贫寒,祖上并无记载。
在大明这个官刻、坊刻极为发达的时代,但凡是家里稍微抻着点场子,那都会立个家谱,但是王化贞家却没有这种东西。
比如范文程就能从自己的家谱上,强行附会到范仲淹身上。
王化贞出现在历史的长河里时,是以进士及第的身份出现。
事实上,王化贞这种出身,也是大明的常态,直到现在,大明文华殿议事厅内,二十六个坐席中,有一大半都是出身贫寒,家门不详。
朱由检曾经让王承恩去打听王化贞的出身,才知道此人原来家中是世代行医,稍微有了些积蓄,就让王化贞脱产读书,拜师叶向高,可没少花银子。
寒窗苦读无人知,金榜题名天下闻,是大明学子的最高追求。
王化贞素不习兵,也不通兵事,他到底是如何做到辽东巡抚一职?又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