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想方设法多带走一些。而且缺粮地区的驻军在离开这些城池时,又势必会多带一些粮草保证自己这几千人不至于半道缺粮。这件事稍有不慎,缺粮的地区无粮,有粮的城池也会缺粮,到时候会引发更大的混乱甚至是内乱。
可现在为了堵住萧岩乃至萧显的嘴,只有走这一步险棋,先向所有人表明一个态度,那就是这次巡检漕河转运之事是动真格了,皇帝的底线不能被触碰!
“陛下,十二处最富庶的军镇,涉及将士十万多人,这事不是左侯爷说的那么轻巧,而且秋收在即,哪里来的那么多民夫帮助大军运粮?要是误了百姓秋收,饿死了百姓激起了民变,悔之晚矣!万望陛下三思而后行!”温延儒决心与皇帝和左三相杠到底。
温延儒在文官和天下学子心中,堪比人臣楷模,敢于直谏,无论是多大的官哪怕是皇帝,他都会杠到底。
一是他有名气,曾经做过萧府和裴府以及其他一些世家府上的授业老师。
这个授业老师,不同于启蒙老师,无论是皇家还是世家,要读书识字,就得抄书,一本一本的抄录下来传给后人。
而萧家等世家当年在朱药师的打击下,家产全没了,藏书也被烧了,萧显等后人想要再传书给后人已经办不到了,可是温延儒偏偏能办到。
并非是温延儒有多厉害,而是他的祖父三兄弟当年眼见大梁南渡天下纷乱,便到处搜集书籍藏在荆州老家的深山里面,用尽他们和温延儒父辈两代人的精力在山中抄录各种书籍,以至于纸不够了便削竹子做竹简抄书。
萧显等人的手腕能够恢复当年萧家的财力人口,可唯独这书没有了就再难恢复了,温延儒很合适的带着一小部分书籍出现了,辗转于各大世家,不仅是教他们的子弟读书识字,最重要的便是准许这些世家子弟抄录他带来的书。
这样一来,温延儒几乎成了所有世家共同的老师,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世家不说是支持他,但绝对会尊重他。
“温大夫,朕知道此事不易,这天下事有容易的吗?但朕相信诸位只要精诚团结,一定能把这件事办好!温大夫不必再说了,朕心意已决,漕河转运之事不扭转过来,大梁不出三十年必将民力耗尽,京城也终将无粮可食,天下也必定大乱!为后世子孙计,必须在朕的手里把这事给了了!”
萧显朝温延儒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让他不要再说下去了,这件事皇帝不会让步了。
“皇上,这萧岩还有顾西宁,该如何处置?”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