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思路,陈建国便开始写演讲稿,
南电厂的小说可以慢慢写,先把这件大事搞定再说。
各级作协请他过去讲座,是要学习“三个突出”和“三个衬托”的写作经验,
但是这个概念,万万不能从陈建国的笔下、嘴里诞生,否则后世的历史书上就会记载,
“1963年2月,笔名为‘耳东’的知名作家陈建国在某次作协讲座上,提出某某理论,然后在某人的大力支持下,迅速传遍全国文艺界,一时间天下文章一幅面孔,给我国的文艺创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这特么还让他怎么活?!
所以,坚决不能提!
不能写概念,却可以写方法,具体的方法也是干货,想必能让大家满意。
至于方法从哪里来?
当然是从“名言警句”中来!
这里就需要用到李先生的著作,以及解放军报上面摘录的“名言警句”。
从1961年5月1日开始,解放军报在林帅的授意下,在每天的报眼上刊登李先生的“名言警句”,到现在也有好几百条了,
不过这时候还没有诞生正式版的“名言汇编”,
也不知道陈建国这次大篇幅地引用“名言警句”,并将其作为写作的指导办法,会不会促使那本“名言汇编”提前诞生。
不过这个问题不在陈建国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就算提前诞生了也没多大关系,真正的大事不会因为一本书而改变,
相反,这本书里面确实有不少真知灼见,就好像一把宝刀,刀本身没有善恶,有善恶的是拿刀的人。
用李先生的思想和名言作为引导,陈建国一五一十地将自己的写作心得记录下来,
最后,又重点强调了自己13岁的年纪和初中生的身份,
各位大叔大妈大伯大爷奶奶们,千万别跟我一个小朋友计较,
李先生说过,要像爱护花朵一样爱护少年儿童,请大家严格遵从李先生的意思,热烈地爱护我吧!写好演讲稿,陈建国也收到了地委和省作协的邀请函,
包括全国作协的邀请函也到了。
拿着演讲稿和三封邀请函,陈建国找到沈部长,请他帮忙安排,
陈建国说道,“沈伯伯,这是我写的演讲稿,请您指正。”
“咱们就不用说这种客气话了,”
沈部长拿起演讲稿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边一条虫 作品《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第211章 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