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的家庭。”
“为时已晚。”我说。
“正是。为时已晚。”他点头,又感慨,“以前听人说死亡是哲学的起点。此言不虚。”
这个人又开始了。在互联网时代,什么人都能够从网上一知半解地阅读到碎片化的心理学和哲学的知识,部分人阅读完以后就会处于炫耀心态向身边的人不分场合地“科普”。在我看来他十有八九也是其中一员。前段时间他还跟我煞有其事地讲恐惧的本质云云。但我与他相处了这么长时间,也算是习惯了。于是接道:“何以见得?”
“人越是与死亡相邻,越是会鲜明地感受到活着,进而思索活着的意义。”他说,“比如说从战场上侥幸生还的士兵,比如说患重病而命不久矣的病人,比如说……”
他指了指远处的男人,“这个确信自己即将被你这一死神造访的,只剩下短暂寿命的男人。”
“但哲学的范畴不仅仅是生死而已吧。”我说。
“这倒也是。但没有死亡的话,肯定就没人思索活着的意义了吧。”他居然又跟我扯起了活着的意义,这个人到底是无聊到了什么地步,“没有死亡的活着不是活着,仅仅是存在着而已,与石头无异。又好比是没有尽头的马拉松,想必无论是多么意志坚定的长跑运动员,面对这一刁难,也要灰心丧气,再也无法向前迈进了。也没有必须在‘有生之年’完成的理想,反正时间无穷无尽,这种人大约也不会把理想挂在嘴边。如此想来,若是没有死亡,甚至未必会诞生发达的文明;而反过来说,死亡越是鲜明且巨大,人们越是会拼命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他又指了指我,“再比如你,黑羊。假如你今天就要死了,你会如何?”
我哑然,然后回答,“只能先做好该做的事情了吧。”
或许还会想想遗言。念及自己前世做过杂志编辑,有那么点文字修养,大约还会把遗言写成遗书,标题就姑且起名为《假如给我三天生命》吧。然后在写遗书的过程中,想想自己今世短暂的生命,大约也会忍不住思索自己为何会来到这世上。既然好不容易来到这世上,为什么要让自己在这时候死去。绞尽脑汁地思索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只不过这样一来,岂不是都如这家伙所说了?
“这先不提。”我决定中止这个低重力的话题,“你之前是如何连续锁定他的所在地的?”
“我设法在他体内植入了微型定位器。”他说。
“对他那般狡猾谨慎的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