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长须飘飘,甚有出尘之态。
他摸着颔下乌黑的长须,笑道:“足下的口音并无破绽。我不知足下是何方人,但足下的这口东海话,惟妙惟肖。”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既非是在下的口音露馅,敢问张公,是哪里有了破绽?”
张曼笑道:“我不是刚说过么?足下与足下这几位同伴的形貌,非同常人,断非是逃难之人!”
“张公是怎么料出我等是从贵县县北而来的?”
张曼笑道:“足下等托辞逃难,说明足下等绝非鄙县人士,力大率席卷鄙郡,刘将军引部北来,驻雄兵於鄙县之北,於此风雷鼓荡之关头,又有哪个外乡人敢来鄙县、鄙乡?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足下等定然便是从刘将军营中来的!敢问足下,未知在下所猜,对也不对?”
已经估计到“逃难”的这个托辞不太稳当,可能会被人看破,却是未曾料到,才到益民乡,刚见到两个人,“难民”的假话就被戳穿,并且还被看出了自己等人的真正来历!
曹幹脑筋急转,寻思对策,说道:“公真神目!在下不敢隐瞒,我等正是刘将军帐下的部曲。”
身份已被看透了,再做遮掩也没意思,不如光棍点,爽快承认。
一边承认,曹幹一边心中想道:“这位张公既已知我等是义军,但对我等的态度,与寻常士民很有不同啊!寻常士民见到我等,谁不害怕恐慌?就算不敢当面骂我等是贼,也绝不会用‘席卷’、‘雄兵’、‘风雷鼓荡’此类的词来形容义军!怪也,怪也,这个张曼?”
联想到原本时空中,一百多年后,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一个大胆的猜测浮上曹幹心头,“据我所闻,早期的道教是积极入世,有其所主张的政治理想的,所以汉末有张角领导的黄巾军起义,有张鲁的割据汉中,直到东晋,犹有天师道起义,所谓太平经,‘太平’二字就是他们想要实现的政治理想!如果包元太平经与太平经果然确是一脉相承,是太平经的前身,则眼前这个张曼,他应当就不是个一般的道士,或者说,不是个一般的方士!”
“据我所闻”,自是曹幹前世所闻。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他前世所闻的有关早期道教和后来之道教不同,是有其政治理想的此点,倒是半点没错。
前汉初以黄老之道治国,成、哀之际的甘忠可及其弟子们的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