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转眼贾敏已经要生了,肚子比起林如海记忆里的大了一圈,产期也推迟了一个多月,如今生产已经足月了。
这段时间里乔喻也在查铃铛上秘药的来源,可惜进展不佳。贾家倒是个漏子,但是这样的秘事是绝不会漏的。甄家那边各方钉子很多,他只能谨慎行事。之前那封折子递上去一直没什么动静,直到两个月前他才接到了通政司传来的密折,上面只有两个字,盐政。
乔喻了然,这位皇帝一方面是想告诉他江南的通政司已经有一部分拿到手了,这算是展现实力。一方面是叫他把住盐税,压制住甄家,相当于叫他拿盐政做投名状。当今能用的人还是不够,有他投诚能省很大的力气。
这位当今是个能人,更难得的是心系百姓,如今是初上位才显得捉襟见肘,即便没有他,最后依然能赢。因此,向当今投诚是必须的。只是凭借原身现有的势力,并不足以动盐政。毕竟甄家吞盐税原就是为了送给太上皇的,只是暗地里贪了很多,而太上皇不知道而已。
如今仍是太上皇占据上风,得罪当今要凉,得罪太上皇,估计凉得还更快。乔喻思来想去只能从甄家入手,想办法让甄家顶个锅。
甄家当年曾四次接驾,奢华过费,造成了织造上数额巨大的亏空。因此太上皇才又将两淮巡盐御史一职给了甄家,好让甄家填补,甄家算得上是“奉旨贪污”。然而贪污这种事开了头就收不回来了,甄家越拿越多,直到如今不在盐政上了,依旧收受盐商贿赂,截留大量盐税。
乔喻大致算了算,以甄家这些年的积攒,如今绝对可以称得上富可敌国。想来太上皇再慷慨也接受不了臣子比自己还有钱,况且甄家的亏空至今未曾填补到位,国库欠银也未归还。虽然甄家挪用的更多是织造上的,但是太上皇绝不会去特意区分。
乔喻查过账目,在甄应嘉以前,两淮盐税每年至少能收上800万两,多的时候能达到千万两,除去上交国库的500万两,留下的一大部分会流进皇帝私库,剩下的用于盐政上周转。
这也是盐政上几乎都是皇帝心腹的原因,太上皇信任甄家,然而实际上甄家截留到自家口袋里的绝对不比上交的少多少。只是因为甄应嘉兼任通政使,又有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也是通政司出身,两家同气连枝,这些消息都被扣下了。又有其余利益相关者一同隐瞒,太上皇并不知情。
乔喻的目的就是打破太上皇对甄家的信任,只要砍掉甄家伸到盐政上的手,就足够喂饱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