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一众文官,见朱樉把孔圣人都搬出来了,也都没了再反驳的心思。
至于天下读书人会不会反驳,文官们表示: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我们已经尽全力去说服秦王了,可他拿出了唐朝科举说事,最后又搬出了孔圣人。
我等身为读书人,总不可能数典忘祖吧?
瞧瞧,一下子就把自己摘了出来。
“太子殿下,臣吕昶对将算学加入科举没有异议。”户部尚书吕昶出言道。
他身为户部尚书,自然是希望手底下的人,能力强些,不然,他这把老骨头,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胡惟庸见此,眉头一挑。
卧槽!你个老东西,这么着急表忠心?
于是他也连忙开口:“太子殿下,臣胡惟庸亦没有异议。”
百官一看,当朝左相都表态了,自己还矜持什么。
于是一个个跪在地上附和!
“太子殿下,臣等附议!”
朱标见此,笑着看了朱樉一眼,没想到这事就这么成了!
他还以为要扯上好几天呢!
朱樉听着百官的言语,微微皱眉。
“诸位大人,什么叫加入?
这叫恢复,恢复算学在科举中的合法地位。”
宋朝科举改革,加强了科举考试中策论的地位和重要性,但也废除了不少科目。
其目的是统一思想,学术。
科举考试前期重在诗赋论策,后期重在经学,王安石废诗赋考经义,正式正是这一转变的枢纽。
元、明、清以程朱一家之说严酷统制知识分子思想,也由王安石用三经新义、字说等统制学校、科举而开其先河。
明清科举所重的“八股文”,正是直接从王安石指定的“经义”演化而来。
宋代科举杜绝引荐,纯以试卷定取舍,但考试内容的不合理却因此更加突出,诗赋、经义并不是选拔人才的科学尺度。
像王安石、苏轼兄弟、范仲淹这样兼长文学与政事的人才,实在是凤毛麟角。
唐代“通榜”办法允许考官有较大的自主权,只要考官正值,就能选出那些虽不长于文词却德才兼具的士人,唐代政绩卓著的卿相大臣比宋代多。
而宋代科举一决于考卷,便使不长于文学的才能之士难于出头,而单有文采却不懂治国理民的人可能选在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广总督 作品《大明:皇上,秦王带着太子造反了》第47章 定论,恢复算学在科举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