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这个‘点’字,我估摸是个白字,应该通‘典’。就是典吏的意思。一般来说主官身旁的文书才叫典吏。
所以据卑职看,这大纛旗下的主帅并非什么万户一类的大官,而是万户身边的一个典吏而已。
莫尔根听得直皱眉头,又是倭国人,又是唐诗的,怎么听着都不靠谱,不过这一路上,墨九天文地理,无所不通的形象又太过深入人心,不禁犹疑道:
“按照你的说法,这个大纛旗上面绣的是一文官了。可是为什么潼关的中军行辕会竖一个文官的大旗?”
墨九想这个问题倒还真不好回答,可既然已经编到这个份上了,也不能不说,于是道:
“今天早上,我一直不辍眼珠的盯着马世耀。即便是城头大炮炸膛的时候,我的眼睛也没离开过马世耀的身边左右。我觉得那个时候,马世耀似乎也措手不及,非常的意外与慌张。
我猜想马世耀很可能真的想投降我大清,只不过是城里这个复姓泉水的倭国文官死心眼,他们最是崇尚什么玉碎的文化,宁死也不愿投降,所以才想出城头炮击暗算的诡计,逼迫马世耀顽抗我大清天军。
只可惜这些文官舞文弄墨或许还可以,点火操炮却是一窍不通,所以才有了城头大炮炸膛的闹剧。
如今城里的抵抗,我看也是这倭国典吏组织的,所以大纛旗上不书巫山伯马世耀的名头,反而写了一个倭国文官的名字提振士气。”
墨九信口胡说,最后竟然意外的编的圆全。莫尔根回忆了一下城内所遇。果然如墨九所言,这些大侠武艺战阵一塌糊涂,只知道埋头傻冲。确实像文官一窍不通,胡乱指挥军队的样子。
而且文官因为没有军权,无法调动大顺军队。于是只能找来市井大侠帮忙守城。这样一来的话,事情还真或许说得通了...
当然,这些也都只是凭空的无端猜测,可不管答案如何,如今潼关城的大纛旗就在眼前,不由得莫尔根不心动。
要知道夺旗和斩将的功劳可是同样重要的。只因为在战阵之上,尘土飞扬。士兵打仗听令全靠鼓号和旗子指挥。这中军主帅的旗子更是将士心中胆气的来源。
只要帅旗不倒,无论战阵如何凶险。所部的士兵知道自己主帅还在指挥,心中自然不慌,也会按军令部署行事。
可是一旦帅旗被对方夺了。那说明中军有变,说不定主帅已经被敌人斩杀。兵败也在顷刻之间了。
所以如果谁能在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