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房里舒服多了。”姚阿姨一来到就赞叹道。
“可不是嘛,这两天在京城给我热的,你还总要去旅游,那还不中暑啊?”老妈说道。
原来老妈被那里的天气热的受不了了,一个景点都没去,就待在家里了,最后还是呆不住了,硬是要回来啊。
“尉迟先生,东西我已经准备好了,你看看行吗?”秋歌把鹿茸拿出来让尉迟锦荣过目。
“不错、不错,真的都是上等品,可以给我哥哥发过去了,等他回信,我们就能大量采购了。”尉迟锦荣很满意。
“那我就安排发货。”
“那行,你发吧;还有这个多少钱,我该出多少钱?秋歌,我想占四分之一的股,你看行吗?”这老头也是要明算账。
“您也别占四分之一了;宏升我们三个人就三一三十一,我也不拿大头,有钱一起赚吧。”秋歌也很爽快。
“呵呵……,好,那就这样我们均分,我把质量关。”
这件事就算是定下来了,随后秋歌把老段介绍给尉迟锦荣,让他们继续收购鹿茸;他和郑宏升开始收购黏玉米了。
凌渡河村的事好办,因为大家因有过一年的经验了,所以知道找人帮忙采收,只要是得到通知,就能按时完成采收任务,能够及时的安排车辆装车离开。
而山前村就相对的比较乱套,大家都有种你争我抢的意思,都想先卖掉自己家的,想早一点拿到钱,所以有的时候就不听指挥了。
没办法秋歌就带着郑磊在这里蹲点,挨家挨户的做工作,最后还采取了一律先不给钱,只计数,等都卖完后统一给钱的办法,才算是把争抢的劲头压住。
这几天秋歌把山前村的种植户家都跑遍了,跟每一户都熟悉了,一点点的跟大家把关系都建立起来了,大家都很信任他了;到哪一户家,不吃了饭绝对不让走。
“您就告诉我们,每穗能卖多少钱?我们心里好有笔账,算算今年是亏了还是挣了。”这是大家问的最多的话。
“那你们告诉我,多少钱你们不赔钱?”秋歌带着笑反问道。
“每穗能卖两毛多就不赔钱,而且红小豆就是净赚的了。”农户确实算了细账的。
一穗两毛多,那一亩地就是四五百元的收入,因为每亩有两千株粘玉米;他们种地的投入也就是这个数。
“那我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今年的粘玉米不会低于三毛一穗,而且可能还会更多,你们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