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邕一回来汾南城,段韶本欲安排他继续率领这三千铁骑在城外打游击,毕竟此次游击军的任务不轻,对手乃宇文泰和不少西魏名将,一不小心很容易被西魏军吞并。
在段韶眼里,傅伏此人和綦连猛同类人,都是猛将,但是并擅长战略谋略,担心他斗不过宇文泰,而唐邕之才,明敏有才干,遇事多谋善断,正好可以弥补傅伏的短处,两人互相合作,效果会更甚。
然而高洋却对此毫无在意,他见过傅伏,还相处过一段时间,觉得傅伏此人只是外表看起来粗犷,但是别被他的外表欺骗了,他其实心细得很。
史书上他在北齐前中时期并没有什么名气,那个时候北齐国力和军力都强于北周,名将如云,所以傅伏并没有获得太大的战功,反而是在后期北齐国力衰弱,使得他在抵抗北周的过程中青史留名,比如在河阴之战中和独孤永业等将领击退北周十余万大军,而且傅伏忠心耿耿,高官厚禄无法动摇其心志,直到齐后主高纬最后被俘虏才肯投降北周。
对于傅伏在史书的名人轶事,高洋才不会觉得他有勇无谋,还是那种稳扎稳打,性格稳重的将领,只是他为人低调,所以在名将如云的东魏北齐初期没有什么名气。
后来还是高洋主动去说服了段韶,并愿立下军令状为傅伏担保,段韶这才选择相信高洋的话,收回了成命,将这三千铁骑交给傅伏率领,让在城外的傅伏闻之感动,朝着城**手鞠躬敬礼表示致谢,当然这些都是唐邕入城后和高洋讲述的。
高洋最开始想出从城中的地主富商中征集粮草,并打算以官职分化这两个阶层,且还能够引得众人互为防备,一举多得。
当他把这个想法讲述给段韶和唐邕,两人便不由自主地思索起来,唐邕顺着高洋的思路补充道:“二公子,以官职告白之身引诱分化城中地主富商阶层,确实是个好计,末将认为还可以再加把火,若是再从那群人后代思量,比如选拔一定的名额进入太学学习。”
高洋听后不由点点头,唐邕的建议使得此计更加完美,毕竟无论西魏,还是东魏,目前的选官制度主要还是以举荐为主,后来北齐建立起来后,才慢慢地更偏向于考试,也就是举荐过来的才子必须要经过考试才可授予官职,那样进入太学对其子弟将来出入为官有很大的帮助,不由得他们不会不心动。
而且即使进入了太学,也得有真实才学,因为若有机会高洋将对东魏北齐的选官制度进行改革,也就是科举制,不过影响甚大,须得步步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