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环节的首席评委,是奥地利音乐之友协会的元老李斯特老先生,他的点评又是另外一种风格:
“说实话,我听这首曲子的时候,从来都不觉得这首曲子表达的是悲伤无奈之情,而是一种压抑的释放,对未来的憧憬…
你们听的多的人应该可以感觉到,里面有一段舒缓的音乐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前奏给你的那种压迫感,如同清泉般缓缓地流出...
曲子和弦美到了极至,总能让人心中泛起淡淡的伤感和坚强,就像我们常常在向上帝祈祷前所作的那样…
你可以听到琴音舒缓时的雄浑和低回,在夜色下,你被阴郁的氛围笼罩,此时你能联想到的,就是破败狼籍的画面和愁思凝重的悲伤。
当你听到钢琴明快的节奏,它奔腾如浪涌,你可以听到愤怒和抗争,你可以听到急切和追赶,你可以听到信心和热情,你可以听到正义……
整个乐曲自然而完整,感情充沛,酣畅而有力度。
这虽然只是一首钢琴曲,但你的鼓膜分明的受到多个维度的震撼,这种饱满的立体感,让你有多个层面的回味,有伤感、有沉思、有奋进。
苏南先生的弹奏激情洋溢、挥洒自如,修长的手指在琴键上如行云流水一般,和美妙的琴声一同组成了完美的视听享受!
让我们稍觉遗憾的是,3分半钟,乐曲结束了。曲子太短了,但同时也让人回味无穷。
乐曲结束后请不要急于睁开双眼,不妨如苏南先生进入乐章前一样,冥想一会儿,将乐曲的余韵慢慢吸入肺里……
另外我还有一点个人的想法要供苏南先生参考,我觉得如果能重新编曲,让小提琴、爵士鼓加入后和钢琴一起形成和弦三音古典乐,可能会更加令人震撼。
这曲子写进了人的灵魂,能写出跟演绎出这种艺术的人必然是经历过很多事情的!
而那些痛苦那些感动,那些激励,那些人类的美好情感才能通过这种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真可谓是,一首琴曲胜过千言万语!”
李斯特老先生的评述无疑更为专业,“和弦三音”的提议也迎来了苏南的会心微笑。
没错,前世地球上的马克西姆在现场演绎克罗地亚狂想曲,不光有和弦三音,而且还有女声哼唱的和声伴奏。
“真没想到,在一场半商业性质的比赛中能听到如此伟大的钢琴曲!
因此我们三个评委一致同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