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意在文坛大会坐两时辰就走人的林泰来,因为次辅朱赓的到来,礼节性的陪到了最后。
虽然林第一副盟主除了写三首诗之外,没有任何公开指示。
但是文坛大会的创作风向,不知不觉又变成了边塞诗、军旅诗。
这大概就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疲惫萎靡的王老盟主对林泰来说:“待你东征归来,文坛盟主之位就该让给你了。”
本来平平无奇的一句话,林泰来总觉得老王这是在立flag。
等天色晚了,各自归去时,王老盟主重新变身为吏部天官,开始说正事。
他屏退了左右,单独低声对林泰来说:“陆光祖辞官去国,朝廷要推选左都御史。
目前最有可能的提名人选是刑部尚书孙丕扬,没有人在资格上能比拟孙丕扬。”
林泰来皱了皱眉头,问道:“若孙丕扬去做总宪,那刑部尚书又该是谁?”
王天官答道:“从资历上看,户部左侍郎孙鑨最有可能。”
林泰来忍不住吐槽说:“若以孙丕扬为左都御史,孙鑨进刑部尚书,这两个部院正堂位置还都属于对家,那陆光祖岂不是白走了吗?”
王天官有点无奈的叹道:“这两人皆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各方面资格实在太硬了,选举中很难操作。”
文官政治成熟了这么多年,已经形成了一套稳定规则,故而高级官员选举也要讲究“基本法”,除非皇帝直接下场改变规则。
比如孙丕扬本身就是老资历官员,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在当今朝廷称得上最早了。
而且刑部尚书和左都御史同属三法司正堂,由刑部尚书进位左都御史更是顺理成章,资格优先级极高。
如果想要阻击孙丕扬,游戏规则就是,至少也要推出一个资格上与孙丕扬旗鼓相当的人物。
就像上次为了阻击陆光祖当吏部尚书,林泰来推出了同年的尚书王世贞。
别管王世贞是不是官场混子,至少在表面资格上与陆光祖同级别,年岁也相差不多。
所以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找不到与孙丕扬等同资格的人物。
孙鑨的情况也差不多,同样也是嘉靖三十五年的老资历进士,按照年序早该晋升了。
而且之前担任过大理寺卿,恰好又非常适合递补升为刑部尚书。
与王世贞密谈完,林泰来就想道,看来离京要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