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没有把蝗虫卵翻到地表,让严寒冻死蝗虫卵,次年就有可能歉收。
大明的开海尚在探索的路上,甚至连万里海塘的门户,马六甲海峡都在红毛番的手里牢牢掌控,这同样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任何年代,百姓都吃不到发展的红利,探索完成的时候,就是开海红利几近耗尽之时,优质资产完全被遮奢户们所掌握,一如大明的良田都在缙绅手中一样。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大明皇帝、大明朝廷不是天庭,即便是君父、君国、君师一体,也不能将皇帝的圣恩,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保证社会基本秩序,保证政权的存续、保证暴力的正确使用、保证百姓的基本生命财产安全、能够保证相对公平,这个现实,才是朝廷实践的准则。
大同世界,大道之世,人人有德,人人敬老,人人爱幼,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是理想国,是形而上的追求。
万历七年六月初四,泰西大帆船如期到港的消息,传到了京堂,新的船长已经坐上了水翼帆船,正在进京的路上。
朱翊钧一如既往的来到了文华殿,御门听政,潞王朱翊镠打着长长的哈欠,跟着陛下来到了文华殿,朱翊镠越来越不喜欢御门听政,由衷的厌恶。
即便是摄于皇兄的威严,他不得不来,也不能过多的表现,但他已经颇为厌倦。
开不完的会、做不完的事儿、永远分配不均的利益、永无止境的忙碌,皇兄能坚持到现在,朱翊镠只能佩服!老哥猛人也!
在朱翊镠看来,皇兄的生活,枯燥、无聊、乏味,并不精彩纷呈,朱翊钧对弟弟的这个看法,也是表示了赞同。
每天北大营操阅军马,就是朱翊钧最快乐的时候,每到这个时候,他能感受到自由的风,在身边呼啸而过。
在大明皇帝朱翊钧看来,帝皇的王座是黄金马桶,有无数条锁链,牢牢的将帝皇绑在了上面,这些锁链是礼法、是根本看不清楚的利益纠葛、是大明百姓们的期许、是历史赋予他的使命等等,是枷锁,也是权力。
朱翊钧十分不喜欢皇宫,在王崇古鼎建修好了皇宫的中轴线之后,朱翊钧也就在乾清宫住过一日,这不是朱翊钧不信任王崇古的鼎建,是他不喜欢这种约束。
皇宫高墙,是一个牢笼。
朱翊钧在廷议开始前,拿出了一本奏疏,拿起了朱笔朱批,将大印盖上之后,看了廷臣们一圈,才极为严肃的说道:“吕宋总督府询问朝廷对马六甲海峡的态度,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