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娟把洗好的葡萄递给耿直,“哥,我觉得你现在这样带着钱早出晚归,太危险。今天这样的事,有第一回就有第二回,不能再冒险。要我说,你像爸那样,进货时候赊账,让收鱼佬晚上来档口结,身上就不用带那么多钱了。”
妹妹的话,耿直很认同。
营川鱼码头有约定俗成的规矩,为了保证多方面利益,渔船下来的海鲜不能直接卖给零售商,也就是耿直这样的卖鱼佬。只能卖给码头收鱼佬,像伟哥这样的批发商。
收鱼佬从渔船收到鱼,再批发给零售商。
当然,对于收鱼佬也有约定俗成的规矩,收上来的鱼不能越过卖鱼佬们直接卖给终端顾客,无论是个人还是饭店都不行。
因为这样的规矩,营川四大鱼码头形成了“码头——渔船——收鱼佬——卖鱼佬——顾客”一环扣一环的产业链。
每个一个环节都有规矩,每一个人都不能坏了规矩。坏规矩的,就是码头公敌,群起而攻之。
在营川码头,再无立锥之地。
靠岸的渔船全国各地都有,而收鱼佬和卖鱼佬大多是营川本地人。
都是本地人的缘故,加上业务往来,相互熟悉。除了一手钱一手货的现金交易外,也可以打张白条先欠着,快收摊的时候,收鱼佬会拿着白条来档口收钱。
耿直父亲在世的时候,通常这么做。这么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身上不用带那么多钱,出入更安全。
耿直之所以没像父亲一样,最大原因是跟收鱼佬不大熟,不好意思开口赊账。唯一能赊账的是伟哥,可伟哥的货又不行,不想去进。
妹妹说的没错,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抢了一回,就能有第二回,要是能赊账,就好多了。
见哥哥不说话,耿娟问:“哥,你想什么呢?”
耿娟的话打断了耿直思路,边扒葡萄皮边说:“小娟,你说的没错,上鱼时候赊账确实不用揣那么多钱了。可我刚卖鱼,和收鱼佬不熟,他们能赊我么?”
耿娟指尖撩了撩散落下来的刘海,微微一笑,
“哥,谁不愿意收现金啊,你不说,收鱼佬当然不会主动赊账给你。
咱爸都卖五年海鲜了,哪个收鱼佬不认识。再说,咱家在鱼市口有档口,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收鱼佬也没风险,不会不赊的。”
见妹妹一脸自信的表情,耿直呵呵一笑,“小娟,看来你对码头比我熟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