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随着京市摊大饼往外扩,容积率逐年攀升。
这块地居然要求1.6的容积率。占地六万多,建成面积只有十万平米,规模不够大,还有限高,只能是12层以下小高层。想要用拉高拍低的设计思路,搞一部分大高层省出一些指标,剩下的做联排别墅都是铁定不够的,逼着开发商盖的都是小高层洋房那种楼型。
思来想去,稍微懂点地产的专家都建议目标客户是刚来京市打拼的人,全设计成刚需小户型一居二居为主,稍微高点的单价,但低总价快回款。
盖成小高层两年后交付的时候,五环起码能修好了,周围地铁和公交总能通一条。刚需们年富力强白天去城里上班,也暂时不用考虑生孩子看病这种需求。等他们真有了孩子,接了老人来,奥运也开了,这一带人气聚拢起来,该有的配套估计也就纷纷开张营业了。
除了林若妍,在场另外五家公司基本都是这个想法,肯定要控制为低总价快销。稍微考虑一些居住舒适度支撑高一点的单价,就会将房子盖高一些,花园留大一些,不过户型都不会做大。毕竟目标客群是刚在城市站稳脚的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能负担的房价也高不到哪里去,顶天了四五千块一平米,总价在四十万以内。
要知道这周边十年前盖在四环边,周围百货商场、影院、医院配套齐的那种绝佳位置的高层央产房,单位卖给个人的时候也才三五万一套,转手倒卖成交价二三十万而已。现在这块地位置更偏远,还几年后才能住的小区,配套啥都没有,三四十万一套房,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贵的离谱。
因此方玥当时的那种定位其实已经将总价顶到刚需的天花板了。
林若妍就像真的是看热闹的,其他五家前几轮出价她一直没参与,就笑咪咪看着。
直到轿子被抬到了五千九百万,方玥咬牙加了一百万,地款到达六千万,远高于底价的时候,另外四家公司都不敢跟了,再抬就有点太过分了。
主持人问道:“还有哪家出价么?如果不加价,就是玥明集团”
“等等!”林若妍举起了手中的号码牌说道,“我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