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做了什么一样,是很平常的话。
但是现在可能环境确实不允许,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后面我们还是尽量点到为止,尤其是一些大家认为玄学的内容,不再做过多的引申,让大家知道怎么回事就可以了。
好,我们开始讲课。
之前呢,我们讲了道人的概念,讲了道场,讲了生生之乐。
关于道场的概念,大家要明白一点,就是道场并不是说你在人间要做多大的事业,或者做到多高的位置,这样才算是道场的层次更高,不是这样的。
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悟道。
不管你是做什么的,你只要在自己的道场里做好了,那都是可以直通于道的。
道的层次呢,取决于你天心念力的大小,而不是指你在人世间所处的位置。
庄子是漆园小吏,姜太公八十岁时仍在钓鱼,但他们通于道的层次已经要远远高过世上很多人了。
还有呢,就是生生之乐和厌欲的概念。
我举一个例子来说吧。
比如说范蠡,他曾帮越王勾践打败了吴王夫差,但之后呢,他就退出了庙堂,而去经商了,经商成为了商圣,之后呢他又散尽了家财,带西施一起归隐了。这就是他的生生之乐。
也就是说,只要你通于道了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做好的。
再比如说我师父燃灯道长的例子,道长为什么在一百多岁的时候走了呢?那是因为他感觉自己要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金刚长寿功已传,炁体源流和济世良方也都已公布流传,所以在黄中宫建成以后,他就走了。这是做完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就到别的地方去了。
就比如我现在讲医学也是一样,两年时间我讲完之后,我还会有别的事情要去做,而如果别的事情也做完以后呢,那我也就彻底归隐了。
还有些人呢,是在世间游历太久,最后也是选择了回去。如孙思邈孙真人,在各地游历,帮人看病,写完了千金二书,最后也回去了。
每个人呢,都会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当他觉得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的时候,或者说很多事情对他来说已经成了拖累的时候,他就会选择走了,到别的地方去了。
其实人生不也是这样吗,如历史上很多人,厌弃了官场,便选择了归隐田园,寄情于山水之乐。所以中国历来有隐士的传统。
这就是生生之乐的含义。
世界远比我们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