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言来世为书人,不知前世一武人。”
....
字正腔圆,韵体适中,文武一体,倒也不错。
“嗯,不错不错,此诗,极其符合‘英豪’之题意不说,书人和武人二字,又衬托出前面那英雄和豪杰,气势如宏,潇洒如意,首尾呼应...”
“这位仁兄将此诗,已是讲得透彻,与小生心中所解,都有那异曲同工之妙,不知如何称呼,相逢这场江城盛会已是缘分....”
“谬赞谬赞了,在下姓高,一字帆,算不得什么人物,也就一读书寒士,刚刚那番讲辞,只是心有所发罢了。”
“呵,这位高兄莫不是那钱家说客?这宁家还未派出人作诗吟对,就给如此华丽辞藻的评价,莫不是从钱家手中收了些不菲的贿赂?”
“欸,这位仁兄说话怎如此世俗...”
“这位文士有所不知呀,在下可听说,那宁家可是请来了水中郡有名的黎青大家,那可是老者黎青呀,参加过中州儒子亲自主持的诗辩会啊...”
“这位兄弟,所说可属实,那黎儒大家果真会前来?”
“哪呢,哪呢,在下怎不曾见到那般书上才会有的人物。”
类似的讨论争言,已在读书文儒人之间,渐渐传开。
宁家坐席,宁恒见那钱家派出之人,所作之诗,好是好,但却无任何惊艳的地方,不禁打趣道:“老三,二哥看这钱家那诗也并不怎样嘛,平时见你在府中摆文浓墨的,要不,你上去试试?”
宁翰学品了一口茶,神态自若,摇摇头,挥了挥手说道:“诶,二哥就莫要折煞三弟了,三弟自己那肚子里的墨水,自己难道还不自知?”
说着,宁翰学目光望着前方,若有所思,然后极其恍然的说道。
“说起来,要真论诗文才学这方面,三弟恐是还不如大哥,以前小时候,大哥不仅在经商上面得心应手,那诗经古文,儒家经典不也是样样精通,老爷子那时候就说过一句话,要不是大哥是长子,要继承家业....都想继续送去书塾,参加科举当文臣大官的。”
“哦,有这一句话?”
宁恒脸色一变,看上去也是颇为惊讶,细细询问。
“二哥莫不是年纪大了不记事?那时你背古言背不上来,被书塾先生以戒尺掌手的时候,不就是大哥出来求情那先生,好说歹说,才免那皮肉之痛的嘛。”
“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