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赏之事的倭国,烛昊就来气。
虽然奏折写得漂亮,有不少溢美之词,尽显讨好之意。
可倭国的狼崽子是什么德行,烛昊一清二楚。
弱时就装孙子,一旦有机会,就恨不得从你身上撕下一块肉。
烛昊可是记得前世历史上,倭国人对华夏造成的巨大伤害,他们真就是奔着想要将华夏亡国灭种去的。
不谈前世,就说不良人世界。
唐高宗时期,倭国和百济杀了一百多唐军,就感觉自己又行了,于是集结4万倭军,战船400余艘,打算掠夺大唐边境区域。
大唐派遣水军2万余人,战船120艘,在白江口与倭军展开了激烈海战。
2万对4万,最终的结果是唐军大胜,倭军全军覆没,数万倭军被杀或溺死。
消息传到倭国内,举国惊恐,天皇吓得动用了全国的力量修建防御工事,却不料大唐根本没来攻打倭国本土。
因为在李治的眼中,倭国是弹丸之地,根本不值得打。
之后的两百多年,倭国确实老实了,多次派遣使团前来大唐学习文化和先进的工艺。
大唐也很豁达,不计前嫌,对其颇为礼遇,不时还馈赠物资,帮助倭国建设。
可大唐没落之际,倭国不仅没有丝毫协助的意思,反而在大唐崩溃,诸国混战之际,许多倭国浪人趁火打劫沿海一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现在见华夏崛起,又开始认怂,假意归附,想要讨赏,哪有如此便宜的事。
念及于此,烛昊打算彻底解决这个祸患。
“正好新罗投诚,那就从新罗抽调水军。”
眼下百姓需要休养生息,烛昊不好穷兵黩武,从新罗调军,就没什么问题了。
新罗距离倭国最近,经常通商,也动一些倭国语言,加上刚刚归顺,忠诚度不高,正好借此震慑一番,一举多得。
至于新罗等地是否会反叛,烛昊根本不在意,如果不是需要人协同管理,烛昊一个人就可以灭了倭国。
回到后宫,烛昊和女帝等人说了一下计划,第二天就正式起程。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为了赶时间,烛昊让王彦章带领千骑接收“高句丽”、“新罗”、“后百济”三国,就地起兵三万,发兵倭国。
一千骑兵接收三个小国,在以前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但烛昊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