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设计方法运用于换喉道喷管设计时无法提高流场均匀性的难题”
“”
总的来说,虽然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力学所那边的进度还是比预期要乐观不少。
尤其驱动段的首次点火,比原定时间表提前了两个月以上。
这还是让常浩南非常欣慰的——
高超验证弹这边,因为有了航天科工二院的加入,让弹头再入精度得到了极大地进步,所以试射时间很可能从一开始预计的2007年初提前到2006年上半年。
如果jf16风洞也能相应提前投入使用,那么整个项目就可以提前进入乘波体,甚至是跟美国方面同步的超燃冲压研究阶段。
想到这里,常浩南就连翻页和做标记的动作都变得轻快了起来。
但不长时间以后,他就看到了刚才林元毅口中“奇怪的情况”。
“计算出来的气流总温,以及测温探针实际获得的温度参数都比一开始的计算结果低大约10%,但气流流速和压力没有偏差,几乎完全能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对应”
“随着爆轰能量的不断提高,气流总温也会相应提高,但二者之间不成比例,且能量越高,总温低于计算值的幅度越大”
“”
姜宗霖的文字描述稍微有些抽象,好在他附上了从最开始到昨天进行的全部17次实验数据,并把最关键的气流总温单独列成了表格。
最终,力学所通过调整爆轰驱动段和辅助爆轰段的参数,让气流总温突破了8000k大关,同时改变驱动段出口的尺寸,让相对应的气流速度维持在大约6200ms的水平。
至于设定和结果之间的非线性问题,则是直接重复进行多次试验,制了一张对照表出来。
总之算是在工程上实现了最开始的设计要求。
对于几年内的高超音速研究来说,足已经够用了。
只是力学所方面始终没有找到这一现象的理论解释。
姜宗霖在报告最后还附上了自己的计算步骤,希望常浩南验证一下是否存在错误。
后者亲自演算了一次,确定整个过程并没有太大问题,只有一些不会影响最终结果的初始参数设定问题
“总温不够”
看着眼前的计算结果,常浩南微微眯起眼睛,心下不免有些疑惑。
二阶c-j方程的解析解法,已经经过了系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