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身乏术。
可是想到陈景恪无私传授医术,他又实在无法拒绝,只能硬着头皮道:
“好,我一定不会让老师失望的,只是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编好。”
陈景恪笑道:“你误会了,我不是让你自己写,而是找人编写。”
朱橚愣了一下,说道:“找人编写?您自己也可以啊,为何”
陈景恪解释道:“你应该知道算学研究班吧?推广医学只靠你一个人,是非常难的。”
“必须要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进来。”
“编写医书是一个很好的凝聚相关人才的契机。”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写一部属于自己的医书。
参与到别人的医书编写中去,挂个名字,是最好的选择。
“只要能将人聚集在一起,有的是办法,让他们拿出压箱底的医术进行交流。”
“借助群体的力量,可以编写医书,可以更好的研究医学,推广新医术。”
“如果你想建立医学院,也可以从这些人里面选择先生。”
朱橚自然知道算学研究班,或者说但凡关注陈景恪的人,没有不知道它的。
更知道它在陈景恪的计划里,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不少人试图复制这种模式,但没有一个能成功的。
究其原因,算学研究班能组建的根本原因,是陈景恪拿出来的划时代算学知识。
参与进来,稳定能在史书上留下姓名。
如果能在这套新知识体系里有所创新,那就有机会单独署名。
但凡有点追求的人,自然趋之若鹜。
可是在这个时代,又有几个人能拿的出这种知识?
就算有人掌握了这样划时代的知识,肯定自己研究著书立传,然后广收门徒成为一派宗师。
为啥要把功劳分给其他人?
所以,那些所谓的研究班,最后都变成了传统的文学结社。
没有什么凝聚力可言。
朱橚掌握着最先进的外科手术知识,又愿意传授给他人,是有这个条件建立一个研究班的。
然而,外科手术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分支,和传统医术是并行关系。
也就是说,不论你之前是多高明的医生,加入外科手术班之后都是学徒,要从零开始学起。
最多就是起点比别人高一点。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见月明 作品《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第316章 洛下学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