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的看待唯物思想。
事实上,中国古典哲学是没有唯物和唯心之分的。
同一套思想体系,可以同时包含唯物和唯心两种思想。
关键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竟然能做到相互论证,没有丝毫的冲突。
只能说,华夏文化在包容这一块的属性,是直接拉满了。
陈景恪和方孝孺将华夏思想里,关于唯物论的方面单独拿出来,其实算是一种片面化。
这也不能怪他们,儒家从理学开始,就在唯心论道路上狂飙猛进了。
他们也只能跟着去做。
不过问题不大,都是华夏文化的一部分。
一家独大往往会妖魔化,两种思想碰撞,才能迸发出更璀璨的火花。
总之,在方孝孺的帮助下,陈景恪终于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完整知识体系。
当这套知识体系成型,原本困扰他的大同思想瓶颈也被打破。
前路一片坦途。
对于方孝孺来说,他的收获也同样巨大。
通过和陈景恪的交流,成功把唯物学的学习门槛降低。
唯物学思想方面,也更加的完善。
更重要的是,对很多内容的解析更加深入。
不少地方,根据陈景恪的思想,还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辩证看法。
哲学本身就是人对宇宙的解析,是阶段性的。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
就好像,我们追求出人头地,也同样欣赏采菊东篱下的隐居生活。
在同一本书里,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也是很正常的。
尤其是华夏思想,更是天生自带辩证属性。
唯物唯心都能完美的放在一起,更何况是同属唯物思想下的两种不同观点。
而且,陈景恪的很多想法,也给了他启发,让他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对他来说,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作为旁听者,叶云流等人可谓是收获良多,对华夏文化对唯物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以前他们只能照本宣科,现在属于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即便是脱离了课本,也能将唯物学讲的头头是道。
为以后宣扬唯物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亲眼目睹两个学者的思想碰撞,更是让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见月明 作品《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第349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