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杂交水稻,在技术上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产量也不是一個量级。
唯一的好处就是,一旦培育成功稻种不会退化。
可以自己留种一代代种植。
宋朝的时候,就通过这种技术,把占城稻和江南原生水稻杂交,培育出了生产周期短产量高的稻种。
南宋能以那么点土地,养活八千多万人,新稻种居功至伟。
现在,陈景恪组建的这些实验室,采用的就是这种原始育种办法。
如此几年下来,成果还是不错的,已经有了几种表现不错的稻种。
产量最高的一种,种在黑土地上,精细化照顾,可达到亩产四百斤。
普通种植,也能有三百斤左右的产量。
(明清时期,水稻亩产达到了四百斤,是古代巅峰。)
比起南方的水稻,这个产量都算是偏高了。
不过南方最少一年两熟,而东北只能一年一熟,算总产量依然是不如南方。
但对于东北本地来说,这个产量完全足够了。
现在他们要做的,是从这几个稻种中,筛选出性状最稳定的。
“到那个时候,咱们这苦寒之地,就能变成粮仓了。”
听到这个消息,徐允恭非常兴奋。
在辽东生活了这么久,他太清楚这里不稳定的原因了。
不是因为部族众多,也不是因为苦寒,而是生产不出足够的粮食。
这里部族多,但实力弱,真打起来不是大明的对手。
他们的优势就是拖,将大明的后勤拖垮。
只要大明能在这里建立稳定的据点,这些部族掀不起风浪。
至于苦寒?
东北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还有棉花,足够百姓有一套冬衣。
且东北最不缺的就是林业资源,足够百姓的火炕燃烧一整个冬天。
真要说过冬,北方的舒适是南方人想象不到的。
当然了,前提是要有火炕之类的取暖设备。
当年渤海国和高句丽,都能在这里建立稳定的秩序,难道汉人就不行了吗?
可以说,这里的自然环境并不是阻碍。
真正阻碍汉人在这里生存,建立稳定秩序的,是缺少一种适应当地又高产的粮食作物。
解决了这一点,就可以迁徙汉人百姓,可以建立村镇城池。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见月明 作品《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第390章 徐允恭的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