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就继续讨论大华夏概念以及南洋分封。
毕竟这关乎他们的科举成绩。
就在众人讨论的不亦乐乎的时候,只见楼上走下来几个人,其中一个正是洛下书院的算学先生方广津。
他对身边的二十余岁青年说道:“伯允,真不准备参加科举了?”
其他人也纷纷劝道:
“学习这么多年,不试一试你甘心吗?”
“是啊,行与不行,试上一试又何妨。”
“至少对自己是个交代,以后回想起来也不至于后悔。”
酒楼其他人都诧异不已,听对话好像是这个年轻人要放弃科举,他的朋友都在劝他。
这还剩下三个多月就考试了,人也已经到京城了,为何不试一下?
大家倒也没有轻视他,有资格参加京考的,那都是获得举人身份的。
举人身份有出仕的资格,属于已经完成了阶级跃迁。
比如海瑞,就是举人出身。
刘伯允倒是非常洒脱,说道:“谢方先生、诸位同窗的好意,然自家知自家事。”
“我的成绩并不好,几次预考都排在末尾,参加科举不过是自寻烦恼。”
所谓预考,就是模拟考试。
古代有正经老师教的,一般都会拿历届真题做模拟考试。
方广津说道:“预考和正式考试有很大区别,不能因此就盖棺定论。”
“你去参加科举,未尝没有胜算。”
一旁的吃瓜群众恍然大悟,原来是算学生。
然后有见多识广的认出了方广津的身份,让在座的人都忍不住肃然起敬。
盖因他不但是洛下书院的先生,还是算学研究班的核心成员。
众所周知,科举被理学把持,但算科除外。
这个科目是国子监算学班在负责,而算学班几乎都是陈景恪算学圈子的成员。
相当于算学圈子掌握着算科考试。
以方广津在算学圈子的地位,约等于算科士子都是他的门生。
计官群体掌握着户部、金钞局,等于掌握着国家的钱袋子。
现在因为改革,因为量化管理,计官又开始掌握各个衙门的钱袋子。
随着计官群体的壮大,方广津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虽然没有出仕,但其影响力超过许多朝中大佬,谁见了他都得给几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见月明 作品《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第408章 造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