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的军士们都披上了红色的毛皮大衣,戴上了手套,并在铁盔内加上了保暖的羊毛帽子。
温越刚刚从朱仙镇回来,去祭拜了镇上的岳飞庙,并购买了当地的特产。
这朱仙镇自古以来就是开封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业城镇,也是明末四大名镇之一。
即使在明末这个多灾多难的时期,这里的商贸活动依然繁荣。
温越选择在这里扎营。
一方面是因为靠近水源,方便军马饮水。
另一方面也是有些瞻仰这里的历史底蕴。
当温越回到自己的中军大帐时。
陈伏涌正在大帐内等着,而他的儿子陈得则显得有些焦躁不安。
温越笑道:“陈总兵来得凑巧,本将刚好买了些镇上特产,正好一起吃上一二。”
陈伏涌听后笑了笑:“那便却之不恭了。”
在两人坐下后,陈伏涌正色道:“温将军,此次下官过来,是奉李巡抚的命令,来与将军商讨清缴流寇,以及援救汝州之事。”
此前,温越向李风弦等人索要巨额的银两和粮食,这让他们非常不满,认为他在敲诈勒索。
而看他们不愿意拨下米粮的意思,温越直接拿出兵部文书。
表明自己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赶到山西。
留给李风弦等人思考的时间不多。
而在翌日。
李风弦这位巡抚携同开封的官员们一同参观了温越的军营。
见识到青牙军的六千名精兵强将后,心中的疑虑终于打消。
之后,李风弦便造访了周王,并在返回后与开封的同僚们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最终同意了温越的要求。
然而,在具体支付条件上,双方还是各有观点。
温越坚持要求全额预付十万两白银和两万石粮米才愿意出兵,而李风弦则对此表示绝对不行。
一来生怕温越收款后不履行承诺。
二来筹集这些物资对他来说并非易事。
经过一番让步,温越同意先收取三万两白银和一万石粮米作为首付款,剩余的部分可以在几个月内支付,但前提是必须保证军队的粮食补给不断。
这一点是他不能妥协的最低要求。
李风弦对此觉得还能接受,只要能够解决洛阳的危机,提前给予一些报酬是应该的,这尽管筹集粮草确实存在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