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托,一则跟杨波见个面,二则也探探虚实,有关杨波的传言太多,沈家堡在闵地千里之外,他需要郑芝虎亲自前来摸摸底,最好能到工厂察看一番。
郑家早已注意到杨波的那些神奇的产出,特别是火柴,如果有可能,郑家先拿下这些产出的独家海外营销。
“其实,家兄也要一事相求,家兄想..想把三弟的火柴销到海外去,让我先来问问...”
郑芝虎的神色犹豫,不清楚现在提及此事,是否妥当。
“好说。”
杨波心道,郑家二哥在海上跟红毛番干仗是把好手,这商场之上,他却是不太善长,郑芝虎心里想的什么,脸上早给人看出来了,根本藏不住。
杨波心下知道,郑家必然想要获取海外市场的独家营销,便直言道:“眼下,郑家在海上势力最大,由郑家负责火柴的海外销售最合适,今后海外市场,除了沈家堡,便是郑家,别无第三家。”
郑芝龙确实想要独家经营,即使是杨波,也不能插手,但是有了杨波赠送三门火炮在先,郑芝虎自己都觉得,这种要求就有些过分了。
不过郑芝虎也能看出来,沈家堡只有两条从郑家买来的大船,跟郑家坐拥几千条船相比,实在不值一提,沈家堡就算插手海外市场,份额必定要小上很多,听到杨波的说辞,他已经面有喜色,这个结果,他很满意了。
“好,三弟所言正是家兄的意思,你我二人是生死兄弟,商场之上,沈家堡和郑家理当是伙伴,永不背弃。”
“永不背弃。”俩人同时高呼,击掌庆贺。
郑芝虎这一关算是过了,杨波心下也是激动,可是,郑之龙呢?
在杨波的记忆中,郑芝龙是历史上有名的能干但不能断的典型,此时他在台湾和泉州都有据点,坐拥数千艘船只,大明朝廷先尝试剿灭,剿灭不成,又招抚,最终官至福建总兵,明朝灭亡之后,他投降了满清,以为可以安度晚年,最终,除了儿子郑成功一家,郑氏全族却是被满清诛杀,相当的悲剧了。
但这人不错,对老百姓特别仁慈,不但不杀人,甚至还救济贫苦,在民间的威望比官府还要高,深受闵地百姓爱戴,历史上没有留下恶名,正是杨波可以合作的理想人选。
事实上,就在这一年,郑芝龙也在做拯救灾民的事,福建当地去年大旱,受灾民众无数,衣食无着,成了逃荒的难民,郑芝龙在漳州和泉州两地,召集难民数万人,每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船运到台湾垦荒定居,可谓活人无数。流民的事儿,杨波是有意提及,希望能通过郑芝虎传到郑芝龙的耳朵里,以此来打动郑芝龙,赢得他的理解和支持。
杨波真心希望和郑芝龙合作,有了郑家的合作,便可以打通南方的粮道。
但是杨波也明白,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