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台阁,和碧云寺的慧仁大师走动频繁,这俩人都不是什么善茬儿,可他们是曾经的对手,怎地搅合到一块去了?
碧云寺是海州最大的寺庙,香火最盛,一份香火钱看起来不多,但架不住贡献的人多呀,日积月累下来,银子都能堆成一座小山了。
一般人看来,寺庙乃是佛门清净之地,讲究个慈悲为怀,劝人积善行德,有教化功能,官府也颇多照拂,时不时地会无偿地赠些官地给寺庙,这在有明一代,相当普遍。
碧云寺规模宏大,气势非凡,旧有的面貌已经十分可观,慧仁便用官府赠送的土地,修建了不少馆舍,供往来海州的客商、官差租住,每年也能赚取不菲的租金。
慧仁虽是个出家之人,却是颇善经营,有了银子,便做起借贷的生意,把银子借给急使银子的人,年利两成,这就是高利贷呀。
佛曰,普渡众生。
但这个慧仁谁也不渡,高利贷的黑心钱,倒是狠得下心来,赚得个不亦乐乎。
在碧云寺这种佛门圣地玩灯下黑,也不怕遭报应?
而杜家是家产千万的大盐商,不缺银子,高利贷这种来钱快的生意自然也不会缺席,只是他家的生意规模要大上许多。
两家都在海州经营地下*钱庄,明争暗斗好多年,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一起?
显而易见,他们定是有了共同的对手。
对手是谁?
除了杨波,还能是谁?
杜修龄已经得知,四通钱庄由封万里出面经营,但真正掌舵的是杨波。四通钱庄开出五分的年利,而他们两家动辄两成,利息悬殊太大,正常人都会去找四通钱庄借贷,到时他们的生意还做得下去么?
倘若他们也跟杨波一样,把年利降到五分,又将如何?考虑到风险,粗粗算下来,根本无利可图了。
好在四通钱庄眼下只在沈家堡经营,专门为那些到沈家堡置业的客商借贷,慧仁和杜修龄两家只是流失了部分客户,对他们在海州的生意影响有限。
杨波可不是个一般的对手,这小子在街头巷尾都传成神了,神不神的,杜修龄倒是不在意,可杜修龄也知道,杨波真有本事,光是一座火柴工厂,每个月的流水银子据说手有十数万两,有石庙那些个工厂打底,容不得他杜修龄把杨波小瞧了。
如今杨波拉上封万里,开起了四通钱庄,更是如虎添翼,饶是杜修龄这块老姜,心里也直犯怵。
遑论实力远远不及杜家的碧云寺,所以当慧仁和尚找上门来,俩人一拍即合,俩人这些时日都在琢磨怎么对付杨波呢。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没准儿那小子哪天就蹬鼻子上脸,断了他们的财路。
秦韶已经答应帮杨波拉人拉银子,碧云寺和杜家都是秦韶的目标。
秦韶跟他们都分别谈过了,目的就是想让他们在沈家堡投银子,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