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堡,市舶司衙门。
韩赞周坐在书案后面,正在拟定监察委委员的名单,对面坐着的,是银仓当铺掌柜的庄大仓,他来找韩赞周有事相商。
韩赞周是皇帝派来的市舶司提督,可沈家堡实行的是包干税制,杨波半年给一次银子,一年给够二十万两银子就完事了,并不需要韩赞周提督什么,市舶司的事情不多。
当然,如果韩赞周愿意,他完全可以着人去码头清点,每日码头进出多少只海船,船上都装载些什么财货,价值几何?
诸如此类的文牍工作,倒是可以做一做,也不过是装装样子,并没有多少实际的用途。
韩赞周手上的事情有两头,一头是枫林皇庄,皇庄还没建成,待到开门迎客之时,事情应该不少,眼下事情也不多,另一头便是杨波委任他做的监察委主任一职。
按照杨波的要求,监察委的名目繁多,监察委,顾名思义,就是什么都可以监,什么都可以察,想做事,事情永远做不完。
这件事,韩赞周是很上心的,只要身在沈家堡,他基本都是亲力亲为。
民可载舟,亦可覆舟。
民情民意很重要,这个理儿,韩赞周在皇宫里当差的时候就知道。
杨波重视民意,已经很好了。
满朝文武,动辄慷慨陈词的,不乏其人,能写锦绣文章的,大有人在,可真正在意民声的又有几多?
庄大仓坐了一会儿,韩赞周便已拟好监察委员名单,名单上就有庄大仓。
韩赞周把名单递给庄大仓,兴奋道:“大仓,你先瞧瞧这次的名单,杨波这回该满意了吧。”
庄大仓接过名单,扫了一眼,暗道:“乌合之众。”
名单上除了庄大仓自己,还有金蝉赌坊的陆子蝉、淮香阁掌柜的周大成、驾驶出租马车的车夫赵阿根、西山那边负责清扫公厕的刘三才、还有沈府的婆子刘嫂等等,拢共十几位之多。
比之上次的名单,去掉了沈府的管家严宽、封家的管家老侯、蒲家的管家何云生。
上次的名单上,除了掌柜的,就是大户的管家,不接地气,不能代表民意,杨波不满意,拒签了。
庄大仓随意把名单丢在书案上,心里不屑,但嘴上却不能这么说。
庄大仓俯下身去,小声说道:“今日来,是要告诉韩爷一个消息。”
“嗯?”
韩赞周看出庄大仓对名单颇为轻慢,心里便十分地不痛快,冷道:“什么消息?用得着你这么神神叨叨的。”
“我听说,杨波...杨公子把梅镇的付满调来沈家堡,做个什么特别市的市长,万里学堂的李西华、朱子瑜为佐官,付满在梅镇可是一言九鼎,是个实权派人物啊。”
庄大仓拣起那名单,在手里晃一晃,说道:“哪像咱这监察委,官不官,民不民的,韩爷,您...”
“你这是什么话?”
韩赞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