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样,罗浩志在必得。
又是青千,又是千人,罗浩有些惋惜,这得少多少奖励。
但没办法,自己极少出国,除了去印度的两次4期临床以外,就出了一次,还差点没死在巴尔的摩。
甚至自己连约翰霍普金斯医院都没看见,这是个遗憾。
断了这个念头吧,罗浩有过巴尔的摩的经历后干脆对千人这类奖项视而不见。
当院士也不一定要大圆满才行,比如说最年轻的院士卢柯卢院士,对纳米金属铜的研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不断突飞猛进,很快就取得突破。
成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卢院士通过将铁表层的晶粒细化到纳米尺度,他成功地降低了氮化温度,为氮化处理更多种材料和器件开辟了崭新的可能性。
这项研究为他成为院士铺了路。
说起卢院士,罗浩曾经在912西院的时候听一位老人家聊起过。
当时国内材料学有两位新星,一个是卢院士,一个是bj物理所王恩哥王院士。
两人的相同点老人家没讲,但不同点,老人家却一针见血的点明。
王院士的项目、成果,谁都能想到,可只有王恩哥能做出来,因为别人没有设备。
卢院士的项目与成果,却是另外一条路。
他的实验条件和设备你都有,可是,把想法变成现实的那些步骤,其他人死活都想不到。
这就是天才与普通人的区别。
设备大家都有,但是等他的论文出来了,大家才发现,还可以这样?
罗浩立志要冲击最年轻的院士,要在天才之上,肯定要付出巨多的努力。
还有一件事要特别注意,一定要对男女方面的事情慎之又慎。
曾经有中农的院士被抓,撤销院士头衔。卢院士也在秦岛皇出过事儿,当时闹的沸沸扬扬,对未来造成了一定影响。
罗浩一路走来,小心谨慎,如履薄冰。
今年的天气不正常,全国各地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一日,大雨倾盆,电闪雷鸣。
做完手术后罗浩背对窗,面对门坐着刷论文,耳边忽然响起“叮咚~”脆响。
系统装死好久了,一直都没颁布任务。
终于来任务了!
系统这个狗东西终于知道颁布任务了!!
罗浩看向视野右上方系统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