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阳也回家了,一切风言风语烟消云散,林朝阳也成为了人们口中自小就天赋异禀的大作家。
我说什么来着,这孩子打小就聪明,一看就是个当作家的好苗子!
这几天里林朝阳成了队里人关注的焦点,二埋汰没少在背后宣传。
“朝阳,广播里头说国家要改革开放,你说以后种地还有前途不?”
林朝阳无语道:“种地啥时候有过前途?”
“那你说我去打工咋样?”
“打工?”
这个年代的农村青年有三大改变命运的途径:招工、当兵、考学。
二埋汰一样都沾不上,家乡周边的国营工厂已经多年都没有招过工了,有招工的机会也轮不到二埋汰。
当兵就不用说了,二埋汰眼睛有点斗鸡眼,人家部队根本不要。
他小学学历,这辈子就与书本无缘。
“你想去哪儿打工?”林朝阳问。
二埋汰有些扭捏,“我要是去燕京,你能帮我找个单位不?”
林朝阳摇了摇头,“咱们俩从小长到大,你要去燕京,缺个落脚的地方,我能帮你想想办法,但你要说帮你找单位,这个我超出我能力范围了。”
二埋汰他不死心的说:“哪怕是临时工也行。”
“要是临时工,一个月就赚二十块钱,在燕京衣食住行哪一样不要钱?你能攒下钱吗?
而且随时都有可能被人刷回家,你去燕京有意义吗?”
闻言,二埋汰失望的说道:“那可咋整啊,我得赚钱娶媳妇!”
“光想着娶媳妇,你咋不想想你大哥?”
“我大哥咋了,他下半辈子有指望了。”二埋汰没心没肺的说道。
东北农村人的外号也是有讲究的,谁头上要是有个外号带个“二”,那前面必然有个“大”。
二埋汰有个大哥是大埋汰,他比二埋汰幸运,18岁参了军。
去年和南边打仗,大埋汰也上了前线,立了个三等功,却丢了只手。
消息传回小杨屯,二埋汰一家人难受归难受,但心里却有个朴素的念头。既然大埋汰是为国负伤的,那下半辈子肯定是部队管了。
他们却不知道未来几年会有裁军这种事,国家当然会管大埋汰,回乡安排个工作肯定没问题。
但以大埋汰的身体,大概率只能干那种边缘岗位,比如保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