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距离梵高去世已经近三十年。
此时梵高已经小有名气,他的画作也受到了许多收藏者的喜爱,但他的艺术成就并没有得到主流的承认,欧文斯通被梵高绘画中呈现出来的巨大的生命力所感动,深深的被他的绘画所震撼。
于是他有了为梵高创作一部传记作品的念头,但他的这部作品创作出来后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出版社的拒绝。
彼时彼刻,梵高仍然是个不知名的画家,没有出版社会为一个默默无闻的画家树碑立传。出版社是要赚钱的,这样一位毫无名气的画家,他的传记作品哪里会有读者买单呢?
直到1934年,英国的杜朗格林出版社同意出版这部作品,但也只印刷了5000册。
渴望生活出版之后,很快便在读者群体引起了反响,销量与日俱增,出版社不得不多次加印。
此后多年时间,渴望生活被多个国家的出版社引进出版,翻译成了80种文字,销量超过2000万册。
1983年,渴望生活被翻译成中文引进到国内,成为当时无数文学青年的床头读物,打动了无数读者,也影响了许多人。
渴望生活这部作品本身的质量当然是出类拔萃的,但让这部作品能够受到全世界无数读者喜爱并且产生重要影响的最根本原因还是梵高本人。
一位天赋卓越、才华横溢的画家,生前困顿无名,却在死后声誉日隆。
他的天纵才华、他的苦难经历、他的不被世俗所理解,才是引起读者强烈共鸣的根本原因。
如果是在后世,一个中国作家写这样一部以外国人为主角的,多多少少会有些水土不服。
但渴望生活引进之后在国内的广受欢迎,说明了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真正重要的还是要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恰好,梵高之死也是这样的作品。
而且在如今这个时候,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几乎成了社会的共识,有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
许多当代外国作家的作品被引进后在国内广受欢迎,但国内许多当代作家的作品却并不受读者们的待见。
这里面当然与嗡嗡嗡十年的文学人才断档和文学发展停滞有关,但一个不得不正视的现实就是,许多人已经开始养成了崇洋的思维惯性。
这当然不是某个人的个人问题,而是整个社会氛围在陡然之间的集体转向。
这种社会氛围和舆论的转向不能以某种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