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有力的盟友;而敌人不但没有减少,反倒增加了。许人复国,郑厉公又占据了栎邑,鲁桓公、宋庄公虎视眈眈地盯着新郑。本来已经陷入困境的郑国现在更是雪上加霜。
郑厉公在位时伐郑的主导者是宋国,郑昭公复辟后这个角色就换成鲁国了。
十一月,鲁国纠集了宋、卫、陈三国联合伐郑。这次作战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郑昭公赶出去,帮助郑厉公夺回君权。宋国人参战的原因是要为雍纠复仇,卫国人则是因为得到了齐国人的默许。
郑昭公还是公子时就在国内建立了极高的声望,现在他又把郑国人重新紧密团结在一起。郑军高昂的斗志又回来了,军士们都希望通过战斗一雪前耻。
联军则犯了轻敌的错误,结果在被郑军伏击后便失去了继续前进的信心,因此没有讨到什么便宜就撤退了。郑国人的信心因为胜利而受到极大地鼓舞,心中重新燃起复兴霸业的熊熊之火。
第二年春天,鲁桓公又请来宋、卫、陈、蔡之师。伐郑联军卷土重来,郑昭公向齐国求援,齐襄公却不想卷入这场战争,于是婉拒了使者的请求。郑使说:“寡君秉承先君的遗志,愿意全力帮助齐国对抗纪国。但是鲁国人一旦得逞,子突将登上君位。鲁侯亲附纪国,子突又亲附鲁国,一定会做出不利于齐国的行为。”
直到这时,那个头脑迟钝的家伙才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他慌忙把密使派到卫惠公那里去,要求他立即把军队撤回卫国。
当时五国军队已经按照既定计划进入作战地点,但是卫军却连一个招呼都没打,就连夜拔营回师了。郑人事先已经获得了该情报,郑军就从卫军留下的缺口杀出来。联军措不及防,吃了个不大不小的亏。四国军队被敌人分割开来,再也形成有效包合围的阵势,最后也只得撤退了。
这次失利使得鲁桓公心灰意冷。他终于认清一个事实:只要齐国人从中作梗,鲁国根本不可能达到目的。他便暂时打消了推翻郑昭公的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