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纪侯的女儿贵为王后,纪侯那国丈的身份可以暂时保护纪国不受齐国进攻;现在桓王死了,这个保护伞就失去了作用,齐国便又开始琢磨着对纪国下手了。
鲁桓公决定用谈判方式解决齐、纪两国的矛盾,并以此换取齐人对鲁国伐郑的支持。
鲁桓公十七年(bc695)正月,鲁、齐、纪三国君主举行了唯一的一次会谈。齐襄公做出十分配合的姿态,他表达了希望与纪国发展良好双边关系的意愿,并感谢鲁国从中做出的努力。
齐襄公又提出了如何应对卫国政变的议题,看起来他是想把纪国和卫国问题打包处理。鲁桓公尽管非常讨厌卫惠公,但他不得不表态说,只要齐国支持鲁国在纪国和郑国问题上的立场,鲁国一定全力配合齐国解决卫国问题。会后三国举行了歃血仪式,并签订了盟约。
但是齐僖公在回国途中对兄弟彭生说,他在盟会上说的那些瞎话连自己也不会相信;他绝不会对宽恕纪国的罪行,他也不需要鲁国人帮他解决卫国问题;那个所谓的盟书不过就是一块破竹片子,谁家缺烧火的尽管拿走好了;就让那帮傻瓜蒙在鼓里吧,他们会领教齐国人的手段的。
五月的时候,齐鲁两国发生一场局部战事,齐国的边邑武装突然进犯鲁国的奚邑。这场战事是齐襄公有意为之还是偶发事件,已经无从考证了。奚邑人请示鲁桓公如何处理,鲁桓公回复道:“边境上的事务要谨慎防守,以备不虞;敌人入侵就进行抵抗,何必还要来请示寡人呢?”
本年下半年又发生了一个惨剧——郑昭公被谋杀了。
郑昭公复位后,祭足就打算把自己所有的权力都交出去,然后回家养老。原来祭足从“雍纠事件”中得到一个教训:再大的权力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但是如果退出权力争斗的中心,反而会获得安全和赞誉;而且可以肯定的是,郑昭公并不怨恨他,更不会加害他。
但是昭公劝他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就好像自己只是因为怨恨和嫉妒、就剥夺了一位杰出人物的权力似的。昭公表示自己一个人无法治理整个国家;如果祭足回到封邑去过赋闲生活,国内确实没有人会打扰他,但是诸侯的战车一定会踏平他归隐的地方。
这样一来祭足就撤回了辞呈。他仍手握重权,但是变得恭顺勤勉,不再像厉公在位时那么专断了。
先前,郑庄公率领军击败王室联军,高渠弥立有大功。郑庄公想要封他为卿,但是太子忽却坚决反对。太子忽是位狷介而且偏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