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商量好之后,高振东离开李副厂长办公室,往试验室走去。
对于有新的人员加入到科研组这个事情,高振东非但不抵触,反而乐见其成。
一开始的人员规模虽然是高振东自己定下的,但那其实有一个隐含前提,那就是高振东在轧钢厂是一个新人,属于人轻言微的那种,因此他那时候要人的规模是基于“基本够用”的原则的。
如果一开始他就弄個相对庞大的人员规模,那上面的人会不会批这个项目就是两说了,毕竟每一个人都是要花钱的,调用的人多了也会影响其他工作,而且如果研究下来结果不如人意,那动静大的肯定比动静小的要丢脸,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科里和厂里的决策。
因此高振东一开始的方针就是先拿到所需的最低资源,然后再用成果说话,一步步扩大规模,现在人力资源增加了,其实是个好事,毕竟一开始的人员规模其实不是最优解。当然,还是那句话,这么搞的前提是能出成果,出不了成果一切都白费心机。
回到试验室,高振东给大家打了个招呼:“现在手上最急的事情做完之后,大家暂停手上工作,等到所有人都有空了,我们开个短会。”在试验过程中,如果谁一进来就叫大家立马都停下有事情要说,恐怕得被科研组的人背地里骂死,还顺便取笑这人啥都不懂,因为有的工作流程,一旦启动了,那是不能停下来的。
大约20分钟左右,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上的工作聚集在一起。高振东清了清嗓子:“有个好消息宣布一下,厂里和科里考虑到我们这里工作繁重,重要性又高,所以决定支援我们一批人手,人员下午就到,这样大家的工作量就能减轻一点,不用那么累了。”
他嘴里说是好消息,可是科研组的人听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儿,这是分蛋糕的来了啊,一个个都有点慌。
这也是高振东愿意接收新人员的另外一个原因:引入竞争,放几条鲶鱼。人有了紧迫感,做事情自然更加努力。
至于来镀金的人员不干活?想得美,铜件儿想镀上一层金,那不得到药水里滚两滚,或者被敲打一遍,又或被电上一次?否则表面上那层金哪里来。愿意的,铜的进来,金光闪闪出去;不愿意的,铜的进来,铜的出去。
看见大家都有点担心,高振东笑了:“大家不用担心,我知道大家的考虑,有陈总,有我,大家的汗水,不会白流。这个项目这么大,多点人是好事。”一开始就在组里的,那肯定是不能亏待的。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打小就清澈 作品《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第32章 兵强马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