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改革文学有一套公式化的基本框架,就是大刀阔斧的开拓者,跟顽固的保守势力的尖锐冲突,最后排除万难,取得胜利。
但这么写,很容易触线。
方言要做的,就是只谈“改革精神”。
而且不写现在,沈雁氷教过他一手——
议古论今,以史鉴今。
比如甲申三百年祭,不能学做李自成。
方言也打算从华夏漫长的历史中,找出符合“改革精神”的古代变法改革的例子。
拿起笔,唰唰地在纸上写着:
管仲变法、李悝变法、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雍正改革
这里面,他首先划掉了“管仲变法”、“李悝变法”、“王安石变法”等等,这些变法不是没有可以参考的作品,就是没有改革成功。
既然要歌颂改革精神,当然是要成功的。
“雍正改革,那就要写雍正王朝。”
方言思考了一会儿,暂时搁在一旁。
不管是小说还是电视剧,虽然都很精彩,而且第一次出现“九子夺嫡”、“九王议政”的故事,但就是因为前面的权谋政斗太精彩,掩盖了雍正的改革,越看,反而越觉得憋屈。
把后期的雍正塑造得有点弱势,过于孤独,有一种一个人跟整个世界对抗的感觉。
不过也可以理解,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难度一个比一个大。
下一个,就是张居正变法。
写张居正,光一个万历首辅张居正显然不够,必须把嘉靖朝留下来的烂摊子写清楚,不然,不足以突显张居正如何力挽狂澜,为明朝续命。
在自己的构思里,必须要有大明王朝1566,道出了封建王朝政zhi架构、权力运行逻辑,以及兴亡的规律。
但也不能只写大明王朝1566,毕竟大明王朝1566里的改革,可是改稻为桑。
而且这个篇幅,绝对要超百万字。
现在没有电脑,也没有打字机,况且写完了还要再誊抄一遍,写不完,根本写不完
把“张居正”搁在一边,方言最后把目光投在商鞅变法,符合改革文学的基本框架。
商鞅变法,地动山摇,以秦孝公、商鞅为首的变法派,跟甘龙为首的守旧派的抗争。
就是要立新法,拔除秦国老旧的传统,来一场清洗和换血,这势必会动摇很多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柯一凉 作品《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第54章 《大秦之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