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四年,年末。
新生的大明朝,接连发生了三件大事。
其一,魏国公徐达,再次披挂上阵,为国讨贼,整饬兵马共十万,剑指辽东。
其二,大明皇帝朱元璋,正式宣布,于明年,也就是洪武五年,开启科举,恩科取士,为国家选拔人才。
其三,年岁已高的右相李善长,因病辞官归居,皇帝念其劳苦功高,赐临濠地若干顷,设置守坟户一百五十家,赐给佃户一千五百家,仪仗士二十家。
李善长辞官之后,空下来的右相之位,便由中书省参知政事胡惟庸担任。
摊役入亩之事深得君心,户部尚书杨思义递补成为大明宰相的说法,一度甚嚣尘上。
但因为种种原因,杨思义终究还是功亏一篑,没能更进一步。
胡惟庸则成为朝堂新贵,无数人争相攀附,再加上左相魏国公徐达出征在即,那些想要抱大腿的更倾向于年轻的胡惟庸,这让胡某人的权势更加强横,称得上是红极一时。
距离应天府皇城区区两百里的淳化县,则并不知道这种高层的城头变幻大王旗。
对淳化县的老百姓来说,眼前最重要的事儿,莫过于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
作为最被民间重视的传统节日,即便是最不好的年景,家家户户也都剁棵白菜包顿素馅饺子。
更何况,现在远近皆知,淳化县的老百姓的日子,那可真的是好起来了,简直如同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这都要感谢秦大人呐!”
同样的感慨,不知在多少寻常民居里,出自多少淳化老百姓之口,却都是异口同声。
老徐家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这会儿,已是冬闲的节令,徐老头每天在家里烫壶老酒,躺在椅子上悠哉悠哉,一开口就是浓浓的感激和崇敬,甚至提到秦大人的时候,可不敢躺着,而是很庄重地站起身来,将斟满的酒杯遥遥对着县衙的方位,好像是隔空给那位改变了淳化县无数人命运的秦枫敬酒。
“那是自然!”徐老头唯一的儿子也很赞同这个观点,同样端起杯子,激动地说道:“听宋夫子说,明年朝廷就要开科取士了!爹,您知道吗?”
“屁话!你老子成天在外面跑,能不知道?”徐老头对着儿子翻了个白眼,然后将目光落在最疼爱的大孙子身上,越看越是顺眼,嘿嘿笑道:“鼎臣那咱就说,考个秀才,应该不难吧?”
徐鼎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剑西来 作品《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第一百八十七章 洪武四年,胡惟庸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