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朕从内帑拨应所需,发一笔年终勤职银。”
大明一共有多少正式文臣编制?
明初定制,两京各九百四十人,地方共八千七百八十二人。其中,七品以上一共只有二千九百九十五人。
这还是满员的情况下。
当然了,时过境迁。大明疆域、府县数量都有调整,自然也加了不少官位,但又有不少是身兼二三职。
总体而言,大明职官当中,文官序列里的总数都是不过万人的。
所以文臣总是喷内臣、京营等数目过大,并不是没有道理:都是吃国家饭,你们的规模是不是太大了一点?
现在朱常洛给了个大方向,养心殿中众臣愕然。
只给现在已在任的文官们发什么年终勤职银,当然是能施恩京里京外诸官,但是给多少?
一个知县一年常例银就是两千两上下,给少了起不到作用,给多了您愿意?拿得出银子?
好在沈一贯倒是立时反应了过来:“陛下宽仁之恩,群臣必定感佩。臣以为,四品以上就不必了,这都是臣工们该做的。”
他突然这么积极,是因为发现皇帝并非闷头莽。
多少是个态度,皇帝还是重视群臣归心的。
不蠲免,受伤最重的是地方士绅。但只要地方官员知道皇帝心里有他们,那情形又不一样。
既是现官又是现管,皇帝都给出了态度,如果地方上还闹出什么问题,那就别怪先礼后兵了。
再加上“哪里闹事就不给金花银份额”的圣意,地方官员自然会调和上下,别让大明立刻因为登极诏让地方士绅失望而闹出什么问题。
至于四品以上不必享受这勤职银确实没必要,缺那三瓜两枣吗?
“这倒不必,都是为国办差。四品以上俸禄多些,可以少领一些,但也不能没有。”朱常洛只是咧嘴一笑,“不如现在就议一议,各品级可给多少。算出数目来,朕允了,明日朝会上便可诏旨颁行天下。先支出去,明年地方报上数目来,存留相抵勾销,朕径直从内帑拨至太仓库便是。”
按大明如今官方的合法俸禄规定,正一品一年一千零四十四石粮,从九品一年一年六十石,未入流但有官身的则是一年三十六石。
不同品级共有多少人,如今刨开缺员各品级实有多少人,吏部那边是可以统计出大致名单的。
朱常洛心里也有数,大明一共就这么多官员编制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