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春晚已经变成八股文了。
开场舞,主持人说台词,先来一首歌曲,然后接一个语言类节目这个节奏是很好的,如果觉得不好看,那是节目的问题。
陈奇编排的也如此。
主持人说词之后,李谷一先唱了一首拜年歌,自然是对口型了,没有麦克风,没有耳返,空着手唱。但观众不在乎!
看到李谷一就开始忙活。
“打电话打电话!点乡恋!”
“哎呀,打不通啊!”
“怎么还占线啊?”
这是家里有电话的特殊群体,没电话的也有办法,单位可以打嘛。
“今天谁值班?谁值班?”
“老张吧!”
“快去让他打电话,不是能点播么?点乡恋!”
以厂为家,一个单位就是一个大集体的制度,给春晚收看、点播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因为群众容易集中,不分散。
负责接电话的四位同志也忙了起来。
一手拿话筒,一手拿笔记:“您是哪里哦,粮食局,张欢同志,点播乡恋”
“请您稍微大点声,什么厂哦,您也点播乡恋!”
点一个,就写一张条子。
先送到陈奇和黄艺鹤这边,黄艺鹤一瞧,汗都下来了,道:“果然大家都点乡恋,这是禁歌啊,怎么办?”
“有领导在,你怕什么去给那边俩老头送去!”
陈奇打发一个人,送给官最大的吴冷西、朱牧之看,俩老头瞅了瞅,不置可否。
李谷一唱完,跟着介绍现场的嘉宾,因为要观众点播,得让观众知道今天都有谁来。马季和姜坤充分发挥了作用,嘴皮子利索,嘻嘻哈哈的串场,让气氛一直保持活跃。
“这位是八一厂的电影演员,斯琴高娃同志,骆驼祥子里的虎妞就是她。”
“这位是京剧演员李维康同志!”
“这是大名鼎鼎的黄梅戏五朵金花,来,你们自己说一下名字”
马季和姜坤各介绍完一桌,道:“我们现在是分桌包干了,请龚雪同志介绍那一边的嘉宾!”
早期春晚场地不大,还是有点茶话会、唠家常的元素,感觉比较亲切,后来场地越来越大,观众的距离感也越来越强。
镜头给到了龚雪。
龚雪笑吟吟的一手搭在李连结肩膀上,道:“这位是著名的电影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