琰没有拒绝,她不喜欢做杨氏族长,但她更不喜欢被管束。
所以,注定了,她在这里,一切就只能听她的。
不管是人,还是道理。
谢玉琰看向杨钦,杨钦长大之前,她会管着杨氏一族。
但她没想过是不是一直留在杨家。
比起前世的瞻前顾后,现在的她更喜欢一切随心,以后的事就交给将来的她去安排。
谢玉琰淡淡地道:“明日巳时初,族中长辈来堂屋议事。正旦过后,族中会选人去瓷窑。”
听到瓷窑两个字,族人脸上立即露出喜色。
水铺旁边的灶具铺子开张了,卖的泥炉就是杨家废弃的瓷窑烧出来的。虽说开的不声不响,却有许多人早早就等在那里。
这泥炉大家一点不陌生,应该说早就盯上了。
因为这东西从水铺开张的时候起,就摆在了外面供路过的人取暖。
前些日子甚至有人来偷泥炉,幸好被烤火的百姓发现了,这才追了回来。
贼都惦记上的东西能不好?
而且藕炭放在这炉子里会更扛烧,那些用了藕炭的人家,总会去水铺上问泥炉的事。
得知铺子要开张,就纷纷到门口等着,铺子才开了一个多时辰,泥炉就卖光了。尤其是那种小泥炉,才摆出来,就被几个读书人全都买走了。
这东西可不分冬夏,只要煮茶就能用得上。
泥炉是谢大娘子和长房在瓷窑烧的,其他杨氏族人知晓的甚少,被人拉住问泥炉都不知该说些什么。
自家东西卖的好,心里欢喜,不过更期望着,啥时候也能去窑上帮忙。
现在机会可不就来了。
就说谢大娘子做族长好。
反过来想一想,谢大娘子不留在杨氏,瓷窑肯定也就没了。
封窑的时候,族里那般对杨明德,杨明德一家不说结仇,心中也有怨恨。
以杨明德的脾性,宁愿跟着谢大娘子做买卖,也不会愿意留在族中。
得了好处,族人们纷纷向谢玉琰和杨明德行礼,杨明德装作看不到,将头扭到一旁,等到族人们都走了,这才与谢玉琰说话:“要不然我不歇了,正旦也开窑。”眼看着做出的泥炉不够卖,他心中说不出的焦急。
可惜烧制泥炉需要功夫,他们的窑着实太小,连续不停地烧,也出不来太多。
谢玉琰道:“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