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为国殉死,那是天经地义的。因为享了统治阶级的福,受了统治阶级的恩,在获得这一切美好的时候,就标明了价码,附加了条件。投降反复,必然遗臭万年。忠君殉死,才是成仁正道。
可老百姓有什么殉死的道理,哪朝哪代不交皇粮,搁蒙古是牛马,搁唐朝汉朝一样是牛马,被统治的可怜人罢了。
南宋的统治者、士大夫们,难道会把一般的升斗小民当人看吗?同样不会。
权利和义务对等,仅此而已。
“叔父何自惊讶?我听张三叔说,叔父早有起兵之心,只恐自己德薄才浅,才迟迟不肯发动。”张桢之前参加了缙绅们的公议,这些事情都知道。
“桢儿。”大嫂连忙拉住自己的儿,叫张桢别说了。
张巡这才刚醒来,就问这般大事,哪里能够一时间思虑周全的。
“桢儿说的不错啊,何必怪他。”张巡缓缓靠坐到榻背上,很显然,似乎所有人都误解了张巡曾经的想法。
只是
按张母张桢他们的说法,这会儿姚訔等人已经引乡兵弓手们前往攻城,想拦也根本拦不住。一俟他们成功,腥风血雨必然袭来。
为之奈何呢?
“周曰作礼,孔曰成仁,我张氏累受国恩三百载,举义报国,正在今日。侄儿年纪虽小,也愿同叔父一道起兵。”
这?张巡不由得望向张桢,再看自己的母亲等人,众人居然都没有什么反对的神色,很显然都同意张桢的说法。
“”张巡没有答话。
见他如此,张母便起身同众人说,天色已经晚了,张巡也才刚醒,大伙儿各自回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明天天亮再说,再急也不急于这一时。姚訔他们起事,成与不成,也不在乎与张巡这一个人的参与或不参与。
老母亲为自己解围,张巡自然向张母点头。张母只是摆摆手,示意张巡躺下休息。等把人都打发走,张母又坐到了张巡的榻边。
怎么说?
一直到现在为止,张母都觉得张巡是担忧自己没有足够的才能和威望,来带领众人起兵。以往张巡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似乎也透露出这种意思。张巡大约是一直在找一个合适的人选,来应付眼前的局面。
牵过张巡的手来,张母非常认真的问张巡,这个领袖的人为什么不能是你呢?
忠孝节义,张巡事君以忠,侍母至孝,投水有节,待人有义,整个天底下都找不到比张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