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嗤之以鼻,至少是不认可重视商业之事。
毕竟他以前在网络上看到过不少老朱“重农抑商”、“轻贱商贾”的说法。
谁知朱元璋听了却微微点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话说得着实不错,堪称治国良言。标儿,你需谨记。”
“是,父皇。”朱标乖乖地答应。
听此,刘宽终究没忍住,问:“陛下,大明此时施行的应是‘重农抑商’之策吧?”
朱元璋点头,“不错。”
“那陛下为何认为微臣方才所提那十二字是治国良言?”
朱元璋本想直接解释,却忽地起了考校朱标的念头,道:“标儿,你来说明一番。”
“是,父皇。”朱标应了声,面向刘宽,道:“重农这点想必刘公子能理解——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皆重农。”
“也正如刘公子方才所言,唯有产出足够的粮食,让百姓不陷入饥荒,方可保证国家稳定,方可谈其他。”
“至于抑商,我大明初立时经过元末乱世,丁口减少许多,田地大片荒芜。唯有抑制商贾,方能使百姓安于田垄。”
“毕竟商贾获利本就易于农夫,又不产出,若朝廷不对商贾加以限制,必多有百姓弃田地而从商。”
“届时田地抛荒不说,从商之百姓亦未必都能获利,若经商失败便会沦为流民,如此更不利于国家稳定。”
“不过,我父皇虽采取抑商之策,却并不轻视商贸。譬如在这南京城中,便设有东西南等数个大市场,专供商贾买卖。”
“此外,对官吏欺压、勒索商贾之事,我父皇也一直都是严厉禁止的。”
“曾有商贾被钞关官员无故扣押货物月余,以至于错过交易时期,亏得血本无归。父皇得知后,不仅将那官员免职,更令其赔偿商贾损失。”
说到这里,朱标便停了下来。
他的意思也很明白——朱元璋施行重农抑商之策是不错,却不代表其轻视商贸。
刘宽听了若有所思。
虽然朱标这番话,让他知道朱元璋并不似后世某些说法中那么轻视商贸、轻贱商贾,但也称不上多么重视。
这一点,从朱元璋制定商税的粗疏便可知一二。
当然,这未必全怪老朱。
毕竟大明建国之后的种种制度虽是由他拍板作出的决定,却未必是由他想出来的——其中大部分制度是由李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