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更是激动。
“臣附议。”
“臣附议。”
张远青说完,默不作声的看了看昌平君,直把昌平君看的心底发毛。
此时激动的朝臣也注意到了,左丞相还没有表态啊。
为什么?
大家的目光自然的都转移到了昌平君身上,就连嬴政都看了过来。
熊启顶着巨大的压力,稳了稳心神,“大王,臣也同意著秦国国史。”
说出口后,熊启小心的长长松了口气。
嬴政点点头,大臣们也点点头。
就说嘛,左丞相怎么会不同意呢?一定是刚刚太激动没反应过来。
人群中,只有张远青若有所思。
“好,那秦国国史需要何人撰写?”
嬴政开口问。
“大王,臣以为可用儒生。”
隗状开口。
“大王,臣以为还可增加法家之人,法家讲究公平公正,与国史相符。”尉缭进言。
其他大臣也有各自推举之人。
嬴政慢慢听着,等到所有人都说完后,又问张远青,“张卿,此事是你提出来的,你可有意见?”
“大王,臣以为各位大臣说的都有理。国史不可能为一人所著,必定是大家共同商议,最终而实事求是的定下。国史中的每一个文字都意义重大,因此,臣以为大王可多挑选几位,大家共同商讨,写好一段之后,还要大王亲自预览,确定没有出入,方可记录国史中。”说完,张远青就见大家点头,显然也认同这点,“大王,国史庄重而严谨,一字之差,千里之差,不可根据个人偏好为之。国史必须真是记录,不带私人感情,不然就失去了国史的意义。若有一天后世之人见到秦国传,上面记载片面,那岂不贻笑万年。”
“张卿说的在礼,那就从儒生中挑选十人,法家挑选六人,众卿可举荐人才,最终大家一起商定。这些人不牵扯朝中之事,私设史学馆,官职为史学家,专门撰写国史。国史中必须公平、公正的记载我秦国历代君王执政时期所发生的事情。”
“诺。”
史学馆的成立,搅动了咸阳平静的湖面,也波及到了其他六国。
齐,稷下学宫
“你们听说了么,秦国要撰写国史,如今已经成立史学馆,就等史学家入驻。”
“此等大事我等自然听说了。而且秦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云朵朵白 作品《大秦:我那身娇体弱的贤臣》第12章 佞臣者,载入史册,遗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