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的哑口无言。
自己心里都认同了,想要闹腾都没理由。
最令姬昭顺焦虑的,正是自家兄长留下的这帮顾命大臣,太过能干了。
这些家伙把朝中大小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若是时间长了,谁还知道他这皇帝啊!
涉及到皇权,姬昭顺还是非常有危机意识的。
明知道对自己不利,他还没法介入。
经过这么些日子的磨合后,八位顾命大臣找准了各自的位置,就连左光恩都不拍他的马屁了。
“陛下,言重了!”
尹智铭和左鸿江齐声说道。
内心深处,两人已经忍不住吐槽。
既然这么重视我们,那就早点儿下旨,召他们进京啊!
不需要经过内阁用印,中旨他们也接的。
哪像现在,即便是打着倒阉的旗号进京,还是有些不伦不类。
如果知道两人的想法,姬昭顺一定大呼冤枉。
事实上,继位之初他就想下旨的,可他需要考虑朝堂上的反应。
别看尹左二人在士林中声望不错,朝堂上看他们不顺眼的人多了。
八位辅臣,就没一个待见他们的。或者说朝堂上的实干派,都很反感他们两个没底线的大喷子。
包括现在接见两人,姬昭顺都是承担了政治风险的。
对一个立足未稳的皇帝来说,公开和辅政大臣们对着干,也是充满风险的。
“不瞒两位先生,朕的心里苦啊!
朝中大事,尽数操持在八位顾命大臣手中,朕什么事也干不了。”
姬昭顺习惯性的倾诉道。
当年读书的时候,每一次受到委屈,就会找先生倾诉。
平常的功课,也是门门优秀,妥妥的优等生。
相比之下,提前入学的兄长,可就调皮多了。
逃课不写作业是常态,经常拿着自己的理论,怼的先生们当场暴走。
告状没有任何作用,皇太子除了日常功课外,还有单独的皇室教育。
他们认为离经叛道的理论,恰恰是皇室总结下来的政治经验。
在大虞朝,太子和先生们对着干,从来都不是缺点。
历史表现好的皇帝,就没一个是文官眼中的乖孩子。
学堂的时候互相看不顺眼,后来延续到了朝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