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传来村民劳作的声音,苏小婉推门而入,将一杯茶放到他旁边的桌子上。
“小华,看你忙得连茶都顾不上喝,这是在谋划什么大事呢?”苏小婉微笑着问道。
“苏总,我在想,咱们村如果想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发展,必须推动土地的连片流转。只有规模化经营,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林晓华信心满满地说。
林晓华指着纸上的计划图向苏小婉解释:“如果能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建立一个连片种植基地,不仅可以配套机械化耕作,还能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到那时,酸野厂的原材料供应就不成问题,村民们的收入也会大幅提高!”
苏小婉认真听完,点点头:“思路是对的,但实际操作中困难不少。农民对土地有很深的情感,很多人宁愿荒着地,也不愿出租。你有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
林晓华充满信心地说:“苏总,我相信只要我们能让村民看到利益,理解集约化发展的优势,他们会愿意尝试的!”
带着这份信心,林晓华走村串户,试图说服村民。
第一站,他来到村东头李大爷家,这位老人刚参与了试点项目,对村里的新动向比较关注。
“李大爷,咱们村现在试点的合作社模式不是挺好吗?如果能把土地再集中一些,规模更大,收益会更高!”林晓华热情地说道。
李大爷摇摇头:“小华啊,听着是不错,但这地是祖宗留下来的,我就怕租出去地荒了,收不回来。再说了,村里人都靠这点地养老,哪敢冒险!”
林晓华试图解释:“李大爷,地是您的,合同里会写明所有条款,租金每季度按时发放,收益公开透明,您不用担心。”
“话是这么说,但这年头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再说,真要赔了,地不肥了,咱们哭都来不及。”
这番话让林晓华有些无奈,但他依然没有放弃。
接下来的几天,林晓华走访了十几户村民,情况却并不乐观:
王婶:“我的地就种点菜自家吃,没多大产量,租了也赚不了几个钱。”
张老汉:“集中管理?能种得比我自己种的好?我不信。”
刘哥:“我家在外打工,地荒着就荒着吧,不麻烦。”
林晓华渐渐意识到,村民的不愿意不仅是经济上的考虑,还有深厚的情感牵绊,以及对新事物的天然抵触。
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