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了600多年呢。
古董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历史价值,除了本身贵重以外,岁月沧桑的洗礼必不可少。
你掏出一件青铜鼎说这是商周的。
人家一看上面没有丝毫岁月斑驳的痕迹,一眼为新,哪怕做得再真,复制得一模一样,那也是上周的。
大明和他这边差600多年,就意味着古董差了600多年的历史底蕴。
因为唐朝离大明也是600多年,用仪器做检查碳十四或者热释光检测的话,百分百只能查到这东西只有600多年历史。
就算仪器不一定完全准,可唐和明之间600多年的差距,总不能发生那么大的偏移吧。
所以总结来说就是。
唐三彩:坏了,我成明三彩了。
至于那份苏轼墨宝。
那就更假。
因为瓷器或许能够通过保存得当而减少岁月磨损。
纸却不行,它的自然演化很难通过保存而减缓,该变脆变脆,该泛黄泛黄,用仪器一测,根本不会有一千年历史沉淀。
因此按照这个结论推导的话,苏轼墨宝大抵就变成了明末清初仿苏轼浣溪沙五首手稿。
朱云峰想到这里就有点难绷,忍不住问道:“明三彩值钱吗?”
“几百到几千吧。”
泉子遗憾地说道:“要看是不是官窑出产,官窑会贵一点,价值几十上百个也有。只是明代官窑产的瓷器虽然不一定都有底款,但特征上都会用苏麻离青料,所以这个明三彩应该有铁锈斑,我刚才看了一下,没有铁锈斑,大概率是民窑,这个制作虽然精美,但民窑的话......当然,还是有一定价值,它的工艺非常棒,感觉已经达到了唐代洛阳唐三彩官窑的地步,可能会值点钱。”
朱云峰心已经凉了大半截。
彻底完蛋了。
这六百多年的历史差距,就不是真品能够掩盖的,拿仪器一做就能查出年份。
虽然其中不乏有工艺上的考究,但谁也不能保证明代的工匠就没有复制出唐代工艺的水平和能力。
只要仪器检测确定是明代的物件,跟唐三彩一比一复制,哪怕工艺、材料全都一模一样,也只能当是明三彩来卖。
这价值何止是一落千丈,简直是堪比大a股市,一千万进去,20块出来啊。
朱云峰欲哭无泪。
旁边老朱诧异低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