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琪从学校回来后,往沙发上一躺,看起了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过了一刻钟,门铃响了起来。“琪琪,快去开门,你爸爸回来了。”妈妈在厨房里喊了一声,但沙发里的琪琪像没有听到一样,毫无反应。一看没有反应,他妈嘴里嘟囔着:这孩子。然后自己去开门。
现在,一些受西方教育的家长,过多地强调自由、独立尊重,会造成孩子没大没小,做事无所适从。
父母都希望万事万物和谐共荣,更希望人类之间朋友式的相处。但对于孩子来说,朋友式的关系是不恰当的。因为孩子心智等方面都不成熟,控制力差,他们其实不具备与父母朋友式相处的条件。
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喜欢和他们一块玩时的快乐,喜欢和他们交流的美好时刻,喜欢他们稚嫩而可爱的模样。这时,和孩子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这是父母舐犊情深的表现,但这常常让父母违背原则,导致孩子乱使性子。父母只好向孩子妥协。
当父母和孩子之间出现“亲密无间”时,这时父母一定要有所警惕了,把握爱的原则,这也是孩子常常越界的时刻,父母往往在这时忘了教育。这在很多家庭亲子关系中已经得到了证明。他们遵循一些家教指导书中要求和孩子做朋友的章节时,效果却收效甚微。
采取朋友式的家庭教育的家庭中,父母往往没有从双亲身上获得,也没有从自己的朋友那里获得有关朋友关系中得到的东西,从而产生的补偿心理。和孩子的这种深情厚谊往往令父母们着迷,使他们淡化或意识不到自己身为家庭教育者的角色。在父母的眼里,他们认为自己只是在爱孩子,做对孩子有好处的事情。因此,他们喜欢和孩子在一起,他们醉心于和孩子交心与感动的时刻。随着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这种朋友式的关系却像昙花一现一般,稍纵即逝了。
这种教育方式的危害在于,父母借孩子添补自己空虚的感情空白,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其订立目标的决心就会削弱,他们和孩子是朋友的关系,而不会让孩子感觉威严的父母地位了。事实上,孩子一旦发现父母用自己填补感情上的空白时,就不再相信父母的立场是否坚定,也不再寻求父母的帮助。
1.孩子不是你的朋友。朋友往往意味着平等、友爱,而孩子是不成熟的,对事物缺乏正确的认识。孩子如果和父母是朋友,就会认为父母没有威严,就会在生活中一味按自己的感觉行事,而不管对或错。父母和孩子之间是有距离的,这种距离有助于教育孩子,纠正孩子的缺陷。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远廉 作品《父母怎样正确教育孩子》第三节 别和孩子做朋友